侯马学生品茶工作室,侯马学子茶艺交流坊
最近路过学校后街,发现巷子口新开了家挺特别的小店——侯马学生品茶工作室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招牌时我还愣了一下,现在年轻人不都爱喝奶茶咖啡么?
推门进去才发现别有洞天。原木架子上摆着各式茶罐,玻璃壶里正泡着的白茶飘着淡淡的桂花香。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围坐在茶桌前,有人正在练习茶艺表演,长嘴铜壶在指尖转得稳稳当当。
茶香里的青春时光
店主是位大四学长,边烫茶杯边和我们聊天:“其实很多同学都对茶文化感兴趣,只是缺少个合适的场地。”他说创办这个工作室的初衷很简单,就是想让同龄人有个能静下心来品茶的地方。这话倒是不假,现在图书馆太安静,奶茶店又太吵,这里刚好成了个恰到好处的第叁空间。
我注意到墙上贴着手写的茶知识便签,从绿茶该怎么冲泡到不同产区的茶叶特点,都是用特别生活化的语言写的。比如提到水温,会写“大概就是手指碰一下会微微缩回来的温度”,这种说法比死记硬背度数要形象多了。
当年轻人遇见传统茶道
每周五晚上的茶艺课总是坐得满满当当。记得有次来看见个穿着运动服的男生,起初还以为他是陪女朋友来的,结果人家手法特别熟练。后来聊起来才知道,他爷爷就是老茶农,小时候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。“现在年轻人里懂这个的越来越少了,”他边说边给我演示怎么闻香,“但其实茶道挺有意思的,每种茶都有自己的性格。”
这个侯马学子茶艺交流坊最让我喜欢的,是这里没有那么多规矩束缚。你可以用传统盖碗慢慢品,也可以随手抓把茶叶扔进玻璃杯。有次还看见几个美术系的同学把茶汤当水墨在宣纸上作画,说是能找到特别的晕染效果。
慢慢地,这里成了个挺奇妙的地方。文学院的同学会带着诗集来边读边饮,理工科的同学则喜欢研究茶叶成分和冲泡原理。有时候聊得兴起,直到管理员来提醒打烊才发觉已经坐了叁四个小时。
现在每次路过,都能闻到从窗户飘出来的茶香。有时候是清新的龙井,有时候是醇厚的普洱。这股香味好像有种特别的魔力,总能让人不自觉地放慢脚步。或许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,不需要说教,只要给它合适的土壤,自然能在年轻人中间生根发芽。
隔壁宿舍楼的学妹最近也迷上了来这里,她说比起刷手机,现在更愿意花半小时来喝杯茶。“很奇怪,看着茶叶在杯子里慢慢舒展,心里也会变得很安静。”她说着轻轻转动手中的茶杯,阳光正好透过窗照在浅金色的茶汤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