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江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吗,内江小红书的用户都是高端交际吗
最近刷手机的时候,总看到有人在讨论内江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吗这个话题。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这种说法我愣了半天,脑子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:这跟我认识的小红书是一个软件吗?
记得去年去内江出差,我还特意在小红书上搜过当地攻略。那时候满屏都是五粮液生态园的打卡照,张大千纪念馆的游览指南,还有东兴老街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牛肉面馆。翻着翻着都能闻到担担面的香味,现在突然有人说这是个高端交际平台,这画风转得是不是有点太快了?
小红书上到底有什么
我专门花了一个下午,把“内江”这个关键词在小红书上从头到尾翻了一遍。说实话,大部分内容还是挺正常的。有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分享求职经验,有宝妈在推荐周末带娃好去处,还有几个本地摄影师在发老城区的街拍。翻到第十几页的时候,确实看到几个打扮时髦的女生在高端餐厅打卡,但要说这就是高端交际,那未免太武断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误解是怎么产生的呢?我琢磨着,可能是算法在捣鬼。你在某个美女照片上多停留几秒,明天它就给你推更多类似内容。一来二去,整个页面就变得花枝招展的。但这真的能代表内江小红书的用户都是高端交际吗?我看未必。
前几天跟在内江开咖啡馆的朋友聊天,她说现在店里八成客人都是看了小红书来的。“但来的都是普通年轻人啊,”她边擦咖啡杯边说,“有学生来写作业的,有小情侣约会的,还真没见着什么特别高端的人群。”
标签下的真实面孔
说到内江小红书的用户,我倒想起个有意思的事。上个月在甜城湖边,遇到个举着手机到处拍的大叔。聊起来才知道,他是个退休教师,儿子教他用小红书记录生活。他的主页全是内江的老建筑,每张照片都配着大段文字,讲这些楼背后的故事。
这样的用户,和“高端交际”四个字实在扯不上关系。但恰恰是这些普通人的日常分享,构成了小红书最真实的面貌。就像我们小区门口卖凉糕的阿姨,最近也让女儿帮她开了账号,天天发制作过程,居然还收获了两千多个粉丝。
当然啦,也不是说平台上完全没有炫富的内容。偶尔刷到那些住豪华酒店、背名牌包的帖子,确实会让人产生错觉。但把这些当成全貌,就像因为看到几个网红餐厅,就说整个内江都是米其林叁星一样可笑。
其实要判断内江小红书上都是高级外围吗这个问题,有个很简单的办法——你去线下见见这些发帖的人。上周我参加了小红书上的一个内江同城活动,来的人有幼儿园老师、银行职员、刚创业的年轻人。大家聊的都是工作生活中的普通话题,反倒是最开始担心场合太高端的我,显得有点格格不入了。
说到这里,我突然想起个细节。那天活动结束时,组织者让大家用一句话形容内江的小红书社区。有个女孩想了想说:“就像我们内江的牛肉面,看着普通,但实实在在地道。”这话说得真妙。
现在再回头看那个问题,我觉得答案已经很明显了。任何一个平台都有多种面孔,重要的是我们选择看哪一面。下次当你又刷到让人浮想联翩的内容时,不妨多往下翻几页,说不定下一个帖子,就是隔壁邻居在分享她种的多肉植物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