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,郑州学生销售技巧分享
最近在郑州的大学城里,总能听见同学们讨论怎么把闲置物品转手。这事儿听起来简单,实际操作起来还真有点门道。
记得上个礼拜,我在宿舍整理出一堆不用的教材和电子产物,堆在墙角挺占地方的。直接扔了觉得可惜,挂在二手平台又担心没人问津。正发愁呢,隔壁寝室的小王抱着个篮球兴冲冲跑进来:“你这堆东西,我帮你问问?”
换个思路试试
小王拿出手机给我看他们系的微信群。里面经常有同学发布二手物品信息,但大多就是简单拍张照片配两行字。“这样发信息效果一般,”小王指着屏幕说,“你看这条‘出九成新经济学原理,50块’,挂了叁天都没人理。”
他接着翻到另一条信息:“但这个就不一样了——‘经原课本,重点都用荧光笔画好了,附赠去年考点整理’。这条刚发出去五分钟就有人私信了。”
我忽然明白了点什么。同样是卖东西,得站在买家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。学生买东西最看重什么?无非是实惠、实用,能解决他们当下的需求。
郑州这座城市的大学特别多,从龙子湖校区到高新区,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独特的环境和需求。了解这些细微差别,对寻找卖学生的小妙招很有帮助。
实操的小技巧
后来我跟着小王学了几个实用方法。比如在食堂门口的布告栏贴信息时,不要只用白纸黑字,可以加个醒目的彩色边框。内容也不要干巴巴地写“转让虫虫”,而是写上“学弟学妹看过来,学长亲测好用的虫虫”。
还有个小窍门是选对时间。学期初大家要买教材,学期末要卖书;放假前很多人需要行李箱,毕业季家具电器特别抢手。抓住这些时间节点,东西出手就快多了。
另外,现在学生们都喜欢刷短视频,把要转手的物品拍成十几秒的小视频,展示功能和使用场景,比照片生动多了。我上次就把一个台灯拍成了短视频,展示了叁种亮度调节,还特意拍了晚上在宿舍使用的场景,当天晚上就有五个人来问。
这些郑州学生销售技巧分享给大家,都是实打实从校园生活里摸索出来的。
其实做这些小生意不只是为了回点本钱,更多的是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中学会沟通。有一次我卖一个旧吉他,来看货的是个刚入学的大一新生,他说一直想学吉他但新的太贵。我当场教了他几个基础和弦,他特别高兴,后来我们还成了朋友。
在郑州这个教育氛围浓厚的城市,学生之间的这些交易,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一种特别的交流方式。你可能因为卖一本书认识另一个专业的同学,因为转一张健身卡了解到不同的生活方式。
现在我的那堆闲置早就处理完了,反而开始留意身边同学的需求。有时候看到有人在群里求购什么东西,碰巧我知道谁有,还会帮忙牵个线。这种互帮互助的感觉,比单纯赚点小钱更有意思。
所以说,在郑州的学生圈子里做点小买卖,关键是要用心。了解同学们真正需要什么,用他们习惯的方式沟通,再加上一点创意,闲置物品就能找到新主人。这个过程本身,不就是挺棒的社交体验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