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附近200块钱的爱情,淮南周边两百元的感情故事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16:12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老张把电瓶车停在巷口,掏出口袋里皱巴巴的两百块钱看了又看。傍晚的风吹得路边梧桐叶子沙沙响,他想起昨天电话里那个带着淮南口音的女人说:“来见个面吧,就两百。”这话在他脑子里转了一天一夜。

他走进那家叫“春风”的小茶馆时,手心还在出汗。穿碎花裙的女人坐在最里面的卡座,正低头搅着玻璃杯里的柠檬片。和想象中不一样,她眼角有细密的皱纹,手指关节粗大,像是常年做活计的人。

两百块背后的故事

“我是周梅。”她抬头笑了笑,把另一杯茶推过来,“给你点的,不加糖。”老张局促地坐下,摸出那两张钞票放在桌上。周梅却没立即收,只是看着窗外说:“这条街往前走,第叁个路口右转,就是我上班的纺织厂。”

原来她丈夫叁年前在工地出事,瘫在床上,儿子在城里读职高。厂里那点工资不够开销,有人给她出了这个主意——陪人说说话,喝喝茶,一次两百。她说这些时语气很平静,像在讲别人的事。

老张本来预备好的那些话都卡在了喉咙里。他自个儿也是跑运输的,知道生活的分量。两个中年人就这么坐着,茶凉了又续,续了又凉。最后老张说:“钱你收着,我改天再来。”周梅愣了下,眼睛突然就红了。

后来老张真的常来,有时带点水果,有时带些熟食。周梅会给他讲厂里的趣事,讲儿子又得了什么奖。这种两百块钱的见面,渐渐成了两个孤独的人互相取暖的方式。老张觉得,在这座城市边缘,他好像找到了一点温热。

直到有天,周梅没出现在老地方。茶馆老板说,她丈夫情况不好,送医院了。老张骑着电瓶车找遍淮南附近的几家医院,最后在第二人民医院的走廊里看见了蜷在长椅上的周梅。

她抬头看见他,眼泪直接掉了下来。老张把手里的塑料袋递过去:“凑了点钱,你先用着。”那是他准备换轮胎的叁千块。周梅的手抖得厉害,塑料袋哗啦哗啦响。“你这人真傻,”她声音哽咽,“两百块钱的爱情,你非要赔上老本。”

老张蹲下来,看着她的眼睛说:“哪有什么两百块钱的爱情?第一次见面我就知道,这是生活逼出来的体面。”

后来周梅的丈夫还是走了。葬礼那天,老张一直站在最后面。散场时,周梅走到他面前,从包里掏出个信封:“慢慢还你。”老张把信封推回去:“不急,你先把自己和孩子顾好。”

黄昏的光照在两个人身上,拉出长长的影子。淮南附近的这段缘分,开始于明码标价的相遇,却在不经意间,长成了相濡以沫的牵挂。老张现在还会去那家茶馆,不过周梅已经不在纺织厂了,她用老张借的那笔钱,在菜市场门口支了个早点摊。

生活有时候很重,重到能把人压弯;有时候又很轻,轻到两百块钱就能开启一个故事。但真正的分量,从来不在标价上,而在人心深处那片看不见的地方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