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首哪里有站小巷的,石首站小巷位置在哪
站小巷究竟在哪儿
这几天在石首的街头巷尾转悠,总能听见有人在打听“站小巷”这个地方。说实在的,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我也愣了一下,脑子里快速把石首熟悉的地方过了一遍——建设路?解放路?还是绣林大道旁边那些老巷子?好像都对不上号。
这事儿还真勾起我的好奇心了。昨儿个特意在太平坊街口跟几位老街坊聊了会儿,有位戴着老花镜的大爷一边摇着蒲扇一边说:“你问站小巷啊,那得往老人民医院后头那片走。”他伸手指了指西边,“那儿巷子套着巷子,以前有个长途车售票点,大家等车时就爱站在那条窄巷里躲太阳,时间长了,‘站小巷’就叫开了。”
按照大爷指的方向,我沿着笔架山路往西走。路过实验小学时,正好赶上放学,家长们站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。这倒让我想起站小巷这个名字的由来——或许就是人们习惯性地在某条巷子里站着等人、等车,慢慢就成了地名。
拐进医院后面的巷子群,这里和外面主干道的热闹完全不同。青石板路歪歪斜斜地延伸着,两旁的墙壁爬满了青苔,偶尔能看到几栋还保持着马头墙的老房子。一位正在门口择菜的大姐挺热心,听我问路就笑着说:“你找站小巷啊,往前走到第叁个岔路口右拐,看见个红色铁门就是了。”她顺手把菜叶扔进旁边的簸箕里,“不过现在哪还有什么明显的标志,就是咱们老住户还这么叫。”
这让我突然意识到,石首哪里有站小巷的这个问题的背后,其实是城市变迁的一个缩影。城市一天天在变化,新商场、新小区不断冒出来,而这些带着烟火气的老地名,反而成了连接过去和现在的纽带。
站在那条窄窄的巷子里,午后的阳光从屋檐的缝隙漏下来,在地上画出斑驳的光影。几个老人坐在小板凳上下象棋,旁边收音机里放着楚剧。他们告诉我,这条巷子曾经是通往长江码头的必经之路,挑夫、商贩都从这里经过,热闹得很。
如今知道石首站小巷位置在哪的人确实不多了,连很多本地年轻人都不太清楚。倒是有趣的是,现在有些外卖小哥反而对这类老巷子门清,毕竟他们整天在城里穿街走巷。
我在巷子尽头发现了一家做了叁十多年早点的铺子,煤炉上的蒸笼冒着热气,豆皮和面窝的香味飘得老远。老板娘说,她这家店在很多地图础笔笔上都搜不到,但老顾客照样摸得来。“熟客都知道石首站小巷位置,不用导航。”她说话时手上不停,麻利地包着馄饨。
天色渐晚,我走出这片老巷区,回头看时,夕阳正好给那些斑驳的墙面镀了层金色。站小巷这个地名,就像很多石首的老地方一样,没有显眼的招牌,没有网红打卡点,但它就 quietly 待在那里,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。
也许过几年,这些老巷子会迎来改造,但至少在今天,我们还能循着老石首人的指点,找到这些藏在城市肌理中的老地方。下次要是再有人问起石首哪里有站小巷的,我大概也能像那位老街坊一样,给别人指条明路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