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那条小街
江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车站旁的那小街
每次从江山火车站出来,目光总会不由自主地被对面那条小巷子吸引过去。车站广场宽阔、崭新,带着一种属于交通枢纽的匆忙和疏离感。可对面呢,完全是另一番天地。那排低矮的、有些年头的房子,沉默地挤在一起,中间留出一条窄窄的通道,像城市的另一张面孔,安静,甚至有些斑驳。
说实话,我犹豫过好几次。匆匆的旅人,谁会把时间“浪费”在一条不知名的小巷里呢?但那天,我鬼使神差地,拖着行李箱,穿过了马路。站在巷口,一股复杂的气息扑面而来。是饭菜的香味,隐约的潮湿气,还有生活本身的那种暖烘烘的味道。
巷子比想象中要深,也更有生气。阳光在这里被切割成细长的光带,斜斜地打在斑驳的墙面上。电线在头顶交错纵横,像一张懒洋洋的网。一个老大爷坐在自家门口的小竹椅上,听着收音机里的戏曲,眯着眼,一下一下地摇着蒲扇。他看见我,目光在我和行李箱上停留了一瞬,又若无其事地移开了,仿佛我不过是每天经过的无数人影之一。
再往里走,景象就更丰富了。一家剃头铺子,红白蓝叁色的转筒慢悠悠地转着,老师傅正给客人修面,动作不紧不慢。旁边是家杂货铺,商品从扫把簸箕到酱油零食,塞得满满当当,门口还趴着一只打盹的猫。巷子的地面是旧式的石板路,被岁月磨得光滑,我的行李箱轮子在上面发出咕噜咕噜的响声,在这安静的氛围里,显得有点儿突兀。
我感觉自己像闯进了一部老电影。这里的时间流速,和几步之外的火车站完全不同。车站里,人们的目标明确,出发、抵达,充满了对远方的向往或归来的急切。而这条江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里,时间仿佛是凝固的,或者说,是在以一种更缓慢、更从容的节奏流淌。这里没有远方,只有眼前实实在在的、触手可及的生活。
我突然想,那些在站台上等待列车的人,那些刚刚踏上江山这片土地的人,他们会不会也注意到这条车站旁的那条小街呢?它就像一个沉默的观察者,目睹着一批又一批人的聚散离合。它见过眼泪,也见过笑容,但它自己,始终是那副宠辱不惊的模样。
巷子尽头,有一家小吃店,锅里正冒着腾腾热气。我放下行李,坐下来要了一碗本地特色的馄饨。老板娘很健谈,一边包着馄饨一边和我闲聊,说他们这家店在这里开了二十多年了,看着火车站翻新、扩建,看着人来人往。“好多老顾客啦,下车第一件事,就是先到我这儿吃一碗,再回家。”她笑着说。那碗馄饨很简单,但热乎乎地下肚,竟让我这个异乡人,生出一种奇异的归属感。
离开的时候,我回头又望了一眼。夕阳的余晖正好洒在巷口,给它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。火车站依旧矗立,现代而宏伟。而这条江山火车站对面的小巷子,依旧安静地偎依在一旁,像是一个永恒的、温暖的注脚。它提醒着我,无论脚步多么匆忙,世界的另一面,总有一些缓慢而坚实的东西,在静静地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