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石耍女娃,黄石与少女游玩
车子刚拐过垭口,就听见前面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。几个穿着民族服饰的姑娘正坐在溪边石头上,手里绣着彩线,银饰在阳光下晃得人眼花。有个扎马尾的姑娘抬头冲我们笑了笑,继续低头摆弄手里的绣片。这画面,让我想起小时候外婆家门口那条河。
黄石耍女娃这事儿,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。我们沿着步道往上走,每隔一段就能遇见当地姑娘。她们有的在给游客指路,有的在卖自家做的酸梅汤,还有个姑娘大大方方地唱起了山歌。那歌声在山谷里打着转儿,比景区广播里放的可有味道多了。
山泉边的巧遇
走到半山腰的凉亭时,正碰见个穿蓝布衫的姑娘在接山泉水。她看我盯着看,直接把竹舀子递过来:“尝尝不?这水甜着呢。”我接过喝了一口,冰凉清甜,确实比矿泉水够味。她说是每天都要上来接水的,顺便帮游客指指路。“现在好多人都爱来黄石与少女游玩拍照,说我们这儿山水养人。”
她还说起前阵子有个摄影师,非要拍她背水的样子。结果自己试了试那个木桶,连腰都直不起来。说着自己先笑了,露出两颗虎牙。这让我想起城里姑娘们天天泡在健身房,却未必能背起这一桶山泉水。
寨子里的晚饭
傍晚误打误撞走进个小寨子,正赶上家家户户生火做饭。有个大姐在院坝里熏腊肉,看见我们站在路边张望,直接招手让进去坐坐。她女儿在旁边帮忙添柴火,十五六岁的年纪,动作利索得很。
“现在城里人都爱来我们这儿黄石耍女娃,”大姐一边翻动腊肉一边说,“其实啊,就是图个清静。”她女儿偷偷朝我们眨眨眼,小声补充:“我妈总说我这野性子,也就山里待得住。”
那顿饭吃得特别香,腊肉炒笋干,凉拌野菜,还有用刚接的山泉水煮的米饭。临走时姑娘送我们到路口,夜色里她的银饰又响起来,叮叮当当的,像山泉水的声响。
回程路上我在想,所谓黄石与少女游玩,大概不是真的在“耍”什么。就是看看她们怎么在山里过日子,怎么背水、绣花、唱山歌。这些姑娘身上有种很自在的劲儿,就像山里的树,长在哪儿就好好在哪儿长着。
第二天要离开了,又在景区门口遇见个卖蜂蜜的姑娘。她说这都是自家蜂采的野花蜜,说着掀开纱布让我们看。金黄的蜜在玻璃罐里晃荡,确实能看见细小的花粉。我买了两罐,她细心用草纸包好,抬头笑了笑:“下次来,带你们去看我们采蜜的地方。”
车子发动时,从后视镜里还能看见她站在那儿,蓝布衫被风吹得鼓起来。这趟黄石耍女娃的经历,倒是比看风景记得更清楚。也许下次真该跟她去看看那些采蜜的野山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