克拉玛依现在别人怎么约到大学生,怎样在克拉玛依结识大学生
克拉玛依这座石油城,总有年轻人问我该怎么认识大学生朋友。说实话啊,每次听到这种问题我都觉得挺有意思——现在年轻人交朋友的方式,早就不像我们那会儿在工人文化宫跳交谊舞那么简单喽。
昨天在友谊桥头买烤包子,碰见邻居家刚工作的小张。他挠着头说公司里基本都是中年人,想认识点同龄大学生简直难如登天。我咬着热乎乎的烤包子给他支了个招:克拉玛依大学城后门那条美食街,周末晚上可比白天热闹叁倍。
校园周边的自然相遇
大学生们常去的几个地方其实挺固定的。比如大学城里的创业咖啡厅,学生们经常在那里搞读书会。你点杯奶茶坐一下午,能听到他们在讨论短视频创业或者支教活动,这时候自然地说句“同学你们这个想法挺有意思”,比生硬的搭话管用多了。
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旁边的篮球场也是个好去处。上周叁我看见几个穿着工装的年轻人和大学生组队打球,打完球互相加微信约下次比赛,这不就自然而然认识了?要是你运动细胞不太行,那就在场边帮忙看个包递瓶水,大学生们都很乐意交这样的朋友。
说到运动,城南的世纪公园周末经常有大学生玩飞盘。这种新兴运动特别适合破冰,规则简单又需要团队配合。我见过最害羞的男生,玩两次飞盘就能和半个球队的人称兄道弟了。
其实在克拉玛依怎么约到大学生这个问题,关键是要找到他们常去的真实场景。现在年轻人精着呢,目的性太强的接近反而会引起警惕。
咱们这儿的科技书店每月都有科幻迷聚会,大学生是主力军。上次去正赶上《叁体》讨论会,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讲黑暗森林法则时特别投入,后来才知道是石油工程专业的大叁学生。现在他和当时认识的几个书友组了个天文观测小组,经常去黑油山那边看星星。
要是你对传统文化感兴趣,文博院举办的剪纸 workshops 经常有艺术系的学生来当志愿者。他们手把手教剪纸的时候,你边学边聊,从剪纸图案能聊到专业课,再聊到克拉玛依的胡杨林,共同话题就像抽纸巾似的越扯越多。
现在年轻人流行说“社交恐惧症”,但我觉得在克拉玛依这样人情味浓的城市,真诚永远是最好的敲门砖。去年冬天在领先商场,我看见两个大学生模样的女孩在拍穿搭视频,旁边逛街的阿姨主动帮他们拿反光板,后来阿姨的女儿就这样和她们成了闺蜜。
克拉玛依这些年在转型发展,给年轻人创造了很多新空间。比如云计算产业园区的开放日,经常有大学生来参观学习。你要是对新能源或者数字产业感兴趣,去听听讲座,茶歇时随便聊几句行业前景,比生硬地要联系方式自然多了。
说到底,在克拉玛依结识大学生朋友,最重要的是找到共同的兴趣爱好。这座城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,但真诚的交流永远最能打动人。就像我常对家里侄子说的:你把对方当朋友,对方才会把你当朋友,这个道理走到哪儿都不会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