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品茶上课,江畔茶香习课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17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的江风带着水汽轻轻拂过,茶香在鼻尖若有若无地飘荡。我们围着竹案坐下,老师的第一句话就让人愣住了:“今天咱们不读课本,就学着怎么好好喝杯茶。”窗外江水缓缓流淌,手里的白瓷杯温温热热的,这个课堂,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。

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老先生,泡茶的动作不紧不慢。他让我们先别急着喝,把杯子捂在手心感受温度,再看看茶汤的颜色。“你们看,这茶汤清亮亮的,像不像清晨的江水?”他这么一说,大家才发现,原来一杯茶里也能看见江景。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在江边玩耍的日子,没想到多年后,会在茶香中重新遇见那份记忆。

一杯茶里的大学问

说来你可能不信,光是拿杯子这个动作,我们就学了十来分钟。老师笑着说:“别小看这个,手怎么放,怎么转,都是有意思的。”他示范的时候,手指轻轻托着杯底,像是捧着什么珍贵的东西。我试了试,果然感觉不一样了——原本普通的茶杯,忽然就有了分量。

最有趣的是品茶那会儿。老师让我们小口小口地喝,在嘴里多停留一会儿。“别急着咽下去,让茶汤在嘴里转个圈。”我照做了,果然尝出了之前没注意的味道——刚开始微微的涩,接着是隐隐的甜,最后留在舌尖的,是一种很舒服的清凉。这种体验,和平日里匆匆忙忙牛饮解渴,完全是两码事。

江面上的阳光正好洒进来,照得茶桌斑斑驳驳。有位同学突然说了句:“这茶,好像把整个江景都装进去了。”大家都笑了,但笑过之后又觉得,这话说得还真有几分道理。

茶如人生,慢慢来

上课上到一半,老师讲起了他学茶的故事。他说年轻时也和我们一样,做什么都着急,直到跟着师父学茶,才学会了等待。“水要烧到刚开未开,茶叶要等到舒展充分,喝茶要等到温度适宜。”他边说边往壶里注水,热气袅袅升起,和江上的晨雾混在一起。

我突然想到,现在的生活节奏这么快,我们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静地坐着,专注地做一件事了。手机放在一旁,消息提示音偶尔响起,但没人去碰。在这个临江品茶上课的早晨,时间好像慢了下来,慢到能听见江水轻轻拍岸的声音。

老师往每个人杯里续了热水,继续说:“茶不会骗人,你怎么对待它,它就怎么回应你。”这句话说得轻轻松松,却让人忍不住多想。是啊,水太烫了会苦,温度不够又没味道,分寸之间,全是功夫。

江对岸有船缓缓驶过,汽笛声悠长。我们继续喝着茶,偶尔聊上几句,更多时候是安静地品味。这种学习方式很特别,不是老师单方面地讲,而是让我们在体验中自己领悟。就像这江畔茶香习课,重点不在“课”,而在“习”——在反复实践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感受。

茶渐渐淡了,但唇齿间的余香还在。老师说:“好了,今天的课就到这里。不过喝茶这件事,可是一辈子的功课。”我们收拾茶具的时候,动作都不自觉地放轻了,好像怕惊扰了这份刚刚建立起来的默契。

走出教室,江风迎面吹来,带着湿润的气息。我回头看了眼那张茶桌,忽然明白了些什么。这不仅仅是一次学泡茶的经历,更像是在忙碌生活中,找到了一处可以停靠的港湾。下次路过江边,我大概会想起这个早晨,想起茶香如何与江水的气息交织,想起原来学习可以这样自在又深刻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