霍尔果斯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,霍尔果斯会所专送私厨
说起霍尔果斯,很多人第一反应可能是边境口岸或者免税特区。但最近朋友圈里悄悄流行起一个新鲜词——霍尔果斯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。乍一听还挺神秘,这不就是送外卖的吗?还真不太一样。
藏在口岸边的私房味道
上次和朋友聊起这个,他神神秘秘地给我看手机里的菜单:黑椒安格斯牛排、红酒烩羊排、现捞小龙虾...这哪是普通外卖,分明是高档餐厅的配置。老板在电话里笑着解释:“我们这儿原本是做私人会所的,疫情后很多老客户宅在家里,非得让我们把菜送上门。”
慢慢地,这个“霍尔果斯会所专送私厨”就在小圈子里传开了。他们的厨房就在口岸附近的独栋院子里,每天清晨厨师会特意从哈萨克斯坦市场采购新鲜香料。有个常客告诉我,最让他着迷的是那道马肉抓饭,用的是边境另一头的传统做法,在城里根本吃不到这个味儿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,他们的送餐员都穿着挺正式的制服,保温箱看着就高级。有次我在小区门口碰见,还以为是谁家请了私厨上门服务呢。
不只是送餐那么简单
其实霍尔果斯私人会所外卖工作室最打动人的,是那种恰到好处的贴心。记得第一次下单时,客服仔细询问了用餐人数和口味偏好,最后建议说:“您点的叁道菜可能偏多,要不把主食换成小份的?”这种不刻意推销的做法,让人觉得很舒服。
他们有个不成文的规矩——不做大规模宣传,全靠熟客介绍。厨房每天只接20单,多了就排到第二天。有回周末想订餐,被告知已经排满,师傅说:“不是我们摆架子,实在是每道菜都要现做,马虎不得。”
这种经营方式反而积累了不少忠实顾客。现在想想,可能正是这份克制,让霍尔果斯会所专送私厨在众多外卖中显得特别。毕竟现在能沉下心来做好每道菜的,确实不多了。
前几天又订了他们家的格鲁吉亚风味烤鸡,配送员轻轻敲门,餐盒递到手上时还是滚烫的。打开一看,旁边还多了一小份俄式酸黄瓜,便签上手写着“尝鲜”。这种小惊喜,或许就是他们让人想再次光顾的原因吧。
边境城市的夜晚来得晚,八九点钟还能见到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。白色电动车载着保温箱,里面装着精心准备的美食,也载着这座口岸城市特有的烟火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