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林同城快餐群加惫虫,桂森同诚快攴群加威信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个挺有意思的事儿,有人发了个“桂林同城快餐群加惫虫”的邀请,底下好几个人都在问是不是真的。结果没过半小时,又刷到条类似的“桂森同诚快攴群加威信”,这名字乍一看差点没分清。
说真的,现在这种群名花里胡哨的还真不少。我有个朋友上周就遇到过,他半夜下班想吃宵夜,搜到个本地美食群,进群后发现里头根本没人聊吃的。管理员私信说这是“特殊服务群”,吓得他赶紧退了出来。这事儿告诉我们,加群前最好先确认清楚是正经吃饭的还是别的什么。
那些年我们加过的本地群
记得两叁年前,桂林满大街都是扫码送气球加群的。现在倒好,直接改成线上邀请了。有次我在米粉店听见隔壁桌聊天,说现在连买菜群都分叁六九等,有的群名写着“生鲜配送”,进去才发现是代购奢侈品的。这年头,不仔细看群名还真容易走错片场。
不过话说回来,正经的桂林同城快餐群其实挺方便的。我表姐家就经常在靠谱的群里订餐,老板都是本地小餐馆,送的比外卖平台还快。关键是要找到那种开在小区门口的实体店建的群,这种通常比较靠谱。
前两天路过十字街,听见两个外卖小哥在聊天。其中一个说最近接到不少奇怪的订单,收货地址都是公园长椅或者便利店门口。这种情况吧,大家心里都明白是怎么回事。所以现在看到那种把“微信”写成“威信”、“快餐”写成“快攴”的群,我基本上直接划走。
其实想想也挺无奈的,本来同城群是个好发明。以前我们小区有个妈妈群,谁家缺个酱油料酒的,在群里喊一声就能应急。现在可好,好多群都变味了,点进去不是微商刷屏就是各种暗示。有个开餐馆的老板跟我说,他最近干脆把群名改成了“老王饭店订餐专群”,就怕别人误会。
现在这种桂林同城快餐群加惫虫的邀请满天飞,建议大家多留个心眼。我一般会先看看发邀请的人是不是认识,再决定要不要加。要是陌生人发的,哪怕说得天花乱坠也懒得理会。毕竟这年头,谁还没遇到过几个挂羊头卖狗肉的群呢?
昨天晚上路过正阳步行街,看到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坐在奶茶店查手机,听见他们议论说又发现了个名字奇怪的群。看来这种情况还真不少见,连学生都开始留意到了。要说这些建群的人也是费尽心机,总在字面上做文章,稍微不注意还真容易看走眼。
要是真想找正经的美食群,不如直接去常去的店里问老板。像我知道的几家老字号米粉店,都有自己的顾客群,每天特色菜和优惠活动发得明明白白。这种群才值得加,至少不用担心遇到什么幺蛾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