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西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,定西站大街的巷子路边位置
定西街巷里的生活气息
那天路过定西汽车站,听见两位拉着行李箱的大哥在路口张望,其中一人嘀咕着:"你说这定西哪里有站大街的巷子或路边?"同伴笑着指了指前面:"就往前走呗,人多的地方准没错。"我听着不禁莞尔,这话倒真说着了定西街巷的特点。
其实在定西,要找热闹的街道并不难。老城区解放路那一带,每天从早到晚都人来人往。早上七点多,早餐摊子冒着热气,卖油条豆浆的老板娘和熟客拉着家常。下午叁四点,附近的居民拎着菜篮子慢悠悠地逛着,遇见邻居就站在路边聊上几句。这种"站大街"的场景,倒成了这座城市最生动的画面。
我特别喜欢民主西路那条林荫道。夏天的时候,树荫能把整条路都遮住,老人家带着小板凳坐在树下乘凉。有位修自行车的大叔常年在那儿摆摊,他说在这条路上呆了十几年,每天看着来往的行人,谁家孩子考上学了,谁家闺女出嫁了,他都门儿清。这种街边的生活,藏着定西人最真实的日子。
记得有次在永定中路找朋友,远远就看见他站在报刊亭旁边等我。那条路不算宽,但特别有生活气息。路边有几家老式理发店,老师傅们还是用着传统的推子。再往前走走,就能看到卖日杂的小店铺,老板娘总是坐在门口剥豆子。朋友说,他们约人见面总爱说"就在报刊亭那儿站着等",这成了大伙儿心照不宣的碰头地点。
要说定西站大街的巷子路边位置,我觉得中华桥头那一带特别能说明问题。傍晚时分,桥头空地上总会聚集不少人。有下班路过停下来歇脚的,有专门来遛弯的,还有几个象棋摊子围满了人。站在那儿能听见各种各样的交谈声,聊菜的价钱,聊孩子的功课,聊最近的新鲜事。这种自发形成的聚集,让冰冷的街道变得温暖起来。
去年冬天,我在小巷里遇见一位卖烤红薯的大爷。他的叁轮车总是停在同一个位置,他说这个角落背风,而且老主顾都知道上这儿来找他。果然,不一会儿就有好几个下班的人过来买红薯,一边暖手一边和大爷说笑。这种默契,是多少年才形成的。
其实想想,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脉搏。在定西,这种脉搏就跳动在那些看似普通的街巷里。人们站在路边交谈,在巷口驻足,这些瞬间编织成了城市最真实的面貌。有时候不需要刻意寻找,随意走走路过,就能感受到这份独特的生活质感。
现在偶尔经过这些熟悉的街道,我总会放慢脚步。看着那些站在路边闲聊的人们,看着巷子里忙碌的小店,心里就会升起一种踏实感。这些看似平常的场景,恰恰是这座城市最珍贵的风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