仁怀玩维妹的地方,仁怀维妹游玩去处
初到仁怀怎么玩
第一次来仁怀的朋友,多半会先奔着茅台镇去。沿着赤水河散步,空气里飘着若有若无的酒糟香,河两岸的青瓦白墙层层迭迭爬到半山腰。这时候你随便找家小馆子坐下,点个豆花烤鱼,配二两当地小酒,就能明白为什么说"风过仁怀带酒香"了。
不过要说仁怀玩维妹的地方,光在茅台镇转悠可不够。往西边走二十里,有个叫五马镇的老街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老街尽头那家叁代人经营的糍粑店,爷爷负责蒸米,儿子抡木槌,小孙女坐在门槛上帮忙装袋。刚打好的热乎糍粑裹上黄豆粉,咬下去满口糯香,这味道在别处真尝不到。
夏天来的话一定要去楠竹林。钻进去瞬间就凉快下来,阳光透过竹叶缝隙洒在地上,像碎金子似的。林子里有条小溪,水清得能看见底下圆滚滚的鹅卵石。偶尔能遇到捡竹笋的当地人,他们会热情地告诉你哪种笋子最嫩,怎么炒才不涩口。
那些容易被错过的好去处
其实仁怀维妹游玩去处不只在热门景点。有天清晨我溜达到后山菜市场,卖折耳根的大姐边掐根须边和我唠嗑:"你们游客总往景区挤,我们买菜都绕开那条街咯。"她顺手塞给我把野葱,"拿回去炒鸡蛋,香得很!"
这种偶遇在仁怀挺常见。有回我在巷子口看人下象棋,摆残局的老爷子突然抬头问:"娃儿,知道我们这的甜酒汤圆为啥好吃不?"见我摇头,他得意地指着远处山坳,"用的水不一样哩,山泉水和的自是香甜。"后来我真找到那家开在半坡的汤圆店,木桶里浮着白胖胖的汤圆,咬开芝麻馅就流出来。
要是赶上下雨天,不妨钻进镇上的茶馆。花五块钱要杯本地苦丁茶,能坐一下午。听邻桌老茶客用方言摆龙门阵,虽然不全听懂,但看他们说到兴起时拍膝盖的样子,比看什么表演都鲜活。
这些藏在市井里的仁怀玩维妹的地方,往往比攻略书上的推荐更让人惊喜。就像转角遇到那家做竹编的手工作坊,老师傅教我编蚂蚱时念叨:"慢工出细活咯,现在的年轻人总着急。"我编坏第叁个的时候,他哈哈笑着又递来根竹条。
临走前特意起了个大早,雾还没散,早点摊的蒸笼冒着白气。卖碗儿糕的婆婆记得我来了叁天,多给了块红糖馅的。咬着热乎乎的糕点走在晨雾里,突然觉得这座小城就像刚出笼的碗儿糕,看着朴素,内里藏着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