蒙自喝茶上课群,蒙自茶友学习交流组
那天下午路过南湖边,正好碰见老同学阿斌。他拎着个布袋子匆匆赶路,我打趣问他是不是去赶集。他神秘兮兮地打开袋子给我看——里头装着茶饼和笔记本。"去参加蒙自喝茶上课群的活动,这周讲滇红茶的冲泡技巧。"
我跟着他走进一栋老宅院,青石板院里摆着竹椅茶台,二十多人正围坐喝茶。穿对襟褂子的王老师边烫茶杯边说:"水温要是太高,茶汤就发苦了。你们摸摸杯壁,这个温度刚好。"有人举手问为什么自家泡的茶总带涩味,王老师就让大家传看不同茶叶的条索。这种边喝茶边学习的氛围,比正经课堂轻松多了。
茶香里的知识
第叁次参加活动时,我居然在茶桌旁遇见了小区门口的保安小张。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,上次帮我收快递时闻到办公室飘出的茶香,就打听来了这个蒙自茶友学习交流组。现在他学会了区分生普熟普,还准备考茶艺师证。"等以后回老家开个茶馆。"他腼腆地笑着,给同桌茶友递了块茶点。
最喜欢他们每月举办的盲品会。大家带着各自的茶叶编号冲泡,猜品种猜产地。上回我把景迈山喝成了易武山,被罚表演了个节目。笑闹间发现住同一小区的李阿姨竟是用盖碗的高手,她慢悠悠演示如何用盖边缝隙控制茶汤浓度:"这手艺还是我外婆教的..."
最近群里在筹备茶山游学,王老师在地图上标出古茶树分布点。种了半辈子茶的周大爷掏出老照片:"八十年代我们骑着单车去收茶青,现在柏油路都通到茶园了。"几个年轻人忙着查路线订民宿,说要把这次见闻做成游记。
窗外的叁角梅被风吹落几片花瓣,正好飘进我的茶杯里。看着茶汤中缓缓舒展的叶片,忽然觉得这个蒙自喝茶上课群就像壶中的茶叶,把原本互不相干的人们泡出了滋味。下周叁该我带茶叶了,行李箱里那饼勐海熟普,应该会是个不错的话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