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定小巷子玩辩辩快餐,罗定弄堂辩辩速食体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7:02:02 来源:原创内容

罗定小巷子玩辩辩快餐

转过那个熟悉的街角,潮湿的墙角探出几丛青苔,老式自行车歪歪斜斜靠在电线杆旁。这就是罗定老城区最常见的小巷子,宽度刚够两个人并肩走过。午后阳光从两侧屋檐的缝隙漏下来,在石板路上切成明暗交错的光带。我熟门熟路地钻进其中一条,目的地很明确——那家没有招牌的小店。

木质折迭桌面上摆着几个二维码,扫进去直接跳转到店家的辩辩群。这种点餐方式还挺有意思的,不用扯着嗓子喊,也不用挤在柜台前等。我找了个靠风扇的位置坐下,手机震动两下,群里弹出新消息:“今日特供:豉汁排骨饭,25份限量。”底下瞬间刷过七八个“+1”。这感觉就像在参加一场秘密聚会,虽然彼此都不认识,但共享着同个空间里的美味情报。

老板是个四十来岁的大叔,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,从厨房窗口探出头来看看坐满的小桌子,又缩回去继续颠锅。铁锅和铲子碰撞的声音特别有生活气息,伴随着滋啦滋啦的炒菜声。我点的那份叉烧饭十分钟就上桌了,米饭冒着热气,叉烧油亮亮的,边上还配了半个咸蛋。吃起来就是那种很实在的家常味道,说不上多精致,但米饭软硬刚好,叉烧肥瘦相间,酱汁渗进饭里特别下饭。

旁边坐着几个附近工地的工人,他们显然经常来,连筷子放在哪个抽屉都知道。其中一位大哥边吃边在辩辩群里发语音:“老王,今天的辣椒酱不错,给我留两瓶呗。”厨房里传来带着笑意的回应:“就你识货!”这种通过辩辩建立的默契,让这个小空间变得格外有人情味。来这里吃饭的人,似乎都很享受这种既保持距离又能随时联系的相处模式。

我又试了他们的招牌牛腩面,汤头是淡淡的金黄色,喝得出来是慢慢熬出来的,不是调料包冲的。牛腩炖得恰到好处,筷子一夹就散开,但入口又不会太烂。面条是普通的鸡蛋面,但煮得时间掌握得很好,软硬适中。吃到一半,群里有人问能不能加面,老板回了个“稍等,这锅汤马上好”,配了个咧嘴笑的表情。虽然只是简单的文字交流,却让人感觉到这家小店的用心。

来这里吃饭的客人形形色色,有附近的居民,有上班族,也有像我们这样特意找过来的。大家都埋头吃着自己的饭,偶尔抬头看看群里又发布了什么新消息。有人吃完后在群里发句“老板,钱转过去啦”,老板就在厨房里应一声“好嘞”。这种通过虚拟网络完成的现实交易,在这个小巷子里显得特别自然。

准备离开时,我又在辩辩群里看到老板发的消息:“明天试做陈皮鸭,需要提前预定。”下面已经跟了十几条回复。走出巷子时回头看了看,夕阳把巷口染成了暖黄色,厨房的灯光已经亮起,锅里升腾的热气在光柱中缓缓上升。这条看似普通的小巷,因为有了这些通过辩辩连接起来的人和故事,变得生动而温暖。也许明天,我还会再来试试那道陈皮鸭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