玉溪大学城400元上门4小时,玉溪大学城上门服务400元4小时
最近在玉溪大学城附近,总能看到一些让人心里犯嘀咕的小广告。内容嘛,都绕着“玉溪大学城400元上门4小时”这种话打转,印刷得花花绿绿的,就贴在电线杆或者共享单车的车筐里。
说真的,第一次看到“玉溪大学城上门服务400元4小时”这行字,我脑子里也是懵的。这到底算是个什么服务?价格倒是标得清清楚楚,可具体干什么,一个字都没提。旁边路过几个学生模样的年轻人,也都对着广告指指点点,脸上挂着和我差不多的疑惑表情。
巷子深处的暗语
顺着广告上的号码,我走到了一条背街小巷。巷口杂货店的老板靠在躺椅上,眯着眼睛说:“这半个月,来打听的年轻人不少。”他抬手指了指巷子深处,“都是找那个四百块四个小时的。”墙角歪歪扭划着个箭头,旁边就写着那串数字,像是某种地下交易的接头暗号。
我在巷子里转了转,碰到个骑电动车的小哥。他刹车停在我旁边,挺直接地问:“是不是找服务的?”我点点头,他接着就说起了那套标准报价:“玉溪大学城400元上门4小时,都是这个价。”可问他具体内容,他却支支吾吾,只说“来了就知道”,然后急匆匆地骑车走了,留下个让人捉摸不透的背影。
说实在的,这种神秘兮兮的感觉反而让人更不踏实。现在这世道,谁还敢相信这种来路不明的服务?万一出了什么事,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了。
学生们的悄悄话
回到学校食堂,正好听见隔壁桌在聊这个事。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压低声音说:“我室友上周试了一次,说是上门辅导考研数学的。”她对面的男生差点把汤喷出来:“就为这个搞得神秘兮兮的?”女生耸耸肩:“说是老师不想让学校知道他在外面接私活。”
但另一个穿运动服的男生插话:“我怎么听说是代写论文的?文学系那边有人找过,也是这个价码。”这下可好,一顿饭的功夫,同一个“玉溪大学城上门服务400元4小时”就有了叁四种说法——有说是家教的,有说是论文代笔的,还有更离谱的,说是陪玩游戏的服务。
不过话说回来,要真是正经家教,何必搞得像特务接头?现在家教市场明码标价,一小时五十到一百不是很正常吗?这么一对比,这个服务确实有点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。
我在想,也许这种模糊本身就是一种营销手段?不说清楚具体内容,反而能吸引更多好奇的人去试探。就像钓鱼一样,鱼饵越神秘,上钩的鱼可能越多。
后来我在网上搜了搜,发现别的地方也有类似的现象。都是用一个固定的价格和时间做标签,内容却模棱两可。这种套路似乎成了某种灰色地带的通行做法,既不至于太露骨,又能精准地找到目标客户。
夜幕降临,大学城的路灯次第亮起。那些小广告在昏黄的光线下若隐若现,就像它们代表的那个服务一样,始终蒙着一层看不透的面纱。或许明天,又会有新的面孔出现在那条小巷,带着同样的好奇和疑虑,去探寻那四个小时里究竟会发生什么。
而这个问题,恐怕只有那些真正尝试过的人才能回答了。不过在我看来,在这种事情上,保持一份警惕总不会错。毕竟,天上不会凭空掉馅饼,地上却处处是陷阱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