贵溪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,贵溪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
那个百元叁小时的电话
前几天在菜市场,听见两个初中生模样的孩子聊天,一个对另一个说:“你听说没?贵溪有个学生,花了一百块钱,打了整整叁个小时电话!”另一个孩子瞪大眼睛:“真的假的?跟谁聊啊,能说这么久?”这对话让我愣在原地,心里咯噔一下——这不就是我们小时候干过的事儿吗?只是那时候,我们用的是家里的座机。
仔细想想,这事儿挺有意思的。现在的孩子多幸福啊,微信、蚕蚕随便用,视频通话都不要钱。可偏偏有人愿意掏一百块,老老实实打个普通电话。这一百块对初中生来说可不是小数目,得省下多少顿早饭,或者攒多久的零花钱啊。
我猜啊,电话那头要么是特别要好的朋友,要么就是有什么非说不可的话。可能是考试考砸了需要倾诉,也可能是和爸妈闹别扭想找人说说话。叁个小时呢,得从放学后的黄昏一直聊到天黑,手机都得发烫了吧?
现在的孩子压力确实大。在学校要应付各种考试,回家还要面对爸妈的期望。有时候心里憋着话,跟同学说不出口,跟家长又不敢说。要是能有个愿意听你唠叨叁小时的朋友,这一百块花得也挺值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件事也让我想起自己上初中那会儿。那时候没有手机,我们都是用家里的电话。记得有次和同桌吵架,晚上偷偷抱着座机躲在被窝里打电话和解,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,直到我妈敲门说电话费要超支了。现在想想,那时候的感情多纯粹啊。
贵溪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这事儿,表面上看起来挺傻的。但往深里想,这不就是青春吗?青春不就是愿意为在乎的人和事付出,不计较成本,只在乎那一刻的真挚?
现在的社交软件虽然方便,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打字聊天可以撤回,可以斟酌字句,可电话里那种即时的、带着语气和停顿的交流,才是最能传递真实情感的。或许那个贵溪初中生也是这么觉得的吧。
这件事在贵溪初中生100元3小时电话这个小圈子里传开后,不知道会不会有别的孩子效仿。说不定哪天,这种“奢侈”的电话聊天又会流行起来呢?毕竟,有些话只有通过声音才能传达,有些感情只有通过长时间的交流才能维系。
想想也挺暖心的。在这个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,还有人愿意花叁个小时,安安静静地听另一个人说话。这种耐心和专注,反而是我们现在最缺少的。
下次要是再听说类似贵溪学生百元叁小时通话这样的事,我可能不会再觉得奇怪了。毕竟,每个人都经历过那个渴望被倾听、渴望倾诉的年纪。只是现在的孩子,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方式来表达这种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