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坛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金坛同城学生约见500元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5:12:40 来源:原创内容

昨天在群里刷到这条消息时,我正捧着半凉的豆浆。屏幕上白底黑字写着“金坛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,后面还跟着条相似的“金坛同城学生约见500元”。油条屑突然卡在喉咙里,咳得我眼泪都出来了。

邻居老陈凑过来瞥了眼,摇头说现在孩子真敢要价。我盯着那两行字没接话——这哪是普通兼职报价啊。表妹去年考上初中后,嫂子成天念叨教育开销大,光是暑期辅导班就花了小六千。

藏在数字背后的重量

巷口修车铺李师傅的儿子小浩,去年这时候还蹲在梧桐树下背英语。现在见面就埋头刷题,说期末考不进前十的话,他爸就不给续网课了。有回我见他攥着破屏手机查资料,页面停留在某个标着“金坛同城学生约见500元”的页面,指尖在报名按钮上方悬了很久。

菜场张阿姨说得更直白:“现在供个初中生比养车还烧钱。”她女儿班主任建议买的拓展教材,叁本薄册子要二百多。隔壁单元那对打工夫妻,为让孩子进重点班,硬是把老家茶园抵押了。

我们这片老小区晾衣绳纵横交错,偶尔能听见各家妈妈的叹息。二楼刘老师退休后开了补习班,总看见有孩子揣着零钱来问价,听到收费标准后眼神就暗下去。有次看见个男孩在楼道数硬币,嘟囔着还差两百叁。

那些标注着五百块的邀约,有时候真不一定是孩子想赚零花钱。上周路过文体店,听见两个穿校服的女生讨论,说同班同学接了这种活,其实是为了凑够买教辅的钱。收银台前堆着《5年中考3年模拟》,随手拿起一本都要四五十。

黄昏时常见中学生蹲在便利店门口抄作业,问就说家里没打印机。打印店老板有回跟我算账:印一套真题两块,这些孩子往往只印半套。他们校服袖口磨得发白,却总认真核对每页内容,仿佛那些纸张真能铺出通往未来的路。

或许该有人告诉孩子们,有些五百块背后藏着他们看不懂的陷阱。也该有人问问,当“金坛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种信息变成常态,我们是不是该看看孩子们肩上究竟压着什么。暮色里飘来谁家炒菜的香气,混着孩童背诗的声音,忽然觉得这人间烟火里,掺着些说不清的滋味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