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江堰小巷子里150的爱情,青城山下老街150元的约定
雨天的巷子深处
青石板还湿漉漉的,昨夜的雨在坑洼处积成小水塘,倒映着屋檐下那盏昏黄的灯。我缩着脖子往巷子深处走,这条藏在都江堰景区边缘的老巷,连地图上都找不见名字。墙角的青苔绿得发黑,爬山虎遮住了半面砖墙,空气里飘着隔壁茶馆溢出的茉莉香。
就在巷子拐角,我看见了那家店——没有招牌,只在木门上用粉笔写着"套餐150元"。推门时铃铛叮当作响,暖意混着饭菜香扑面而来。店面小得转身都难,统共四张桌子,老板娘系着洗得发白的围裙在灶台前忙碌。"随便坐,今天有现杀的鱼。"她头也没回,锅铲在铁锅里刮出刺啦刺啦的声响。
150元的约定
墙上的菜单是用毛笔写在红纸上的,字迹都有些模糊了。最上面一行写着"双人套餐150元",下面小字标注:一荤一素一汤,米饭管饱。这价格在景区周边简直像穿越回了十年前。
"您这儿...一直这个价?"等上菜的工夫,我没忍住问道。老板娘把热气腾腾的青城山老腊肉放在桌上,用围裙擦擦手:"我男人定的价,他说来这儿吃饭的都不容易。"她指了指收银台后面泛黄的照片。照片里,系着同样围裙的男人正在颠勺,笑得眼睛眯成两条缝。"他走之前说,这店要是涨价,熟客该找不着地方吃饭了。"
我忽然想起青城山下那条老街,去年路过时看见的招牌——"150元管一年茶水"。当时只觉得是招揽游客的噱头,现在想来,或许也藏着类似的承诺。
腊肉炒得透明发亮,蒜苗碧绿,夹一筷子满嘴咸香。老板娘又端来清炒的时令野菜,说是清早从后山采的。"很多人专门开车来吃我这口,"她语气里带着藏不住的骄傲,"都说大饭店做不出这个味儿。"
巷子外的世界
店里陆陆续续来了熟客。穿环卫服的大爷自己从柜台底下拿出保温桶打饭,装修工人叁五成群地进来,满身灰尘却笑声爽朗。他们不用看菜单,老板娘自然知道谁要加辣谁不吃葱。
"现在租金年年涨,"结账时我忍不住说,"真没想过提价?"老板娘找零钱的手顿了顿:"儿子在成都买房了,催我过去。可要是连这儿都没了,那些老主顾上哪儿找家的味道去?"她把五十块找零塞进我手里,"再说了,那家伙在那边要是知道我涨了价,准得念叨。"
巷口的风铃又被风吹响,我推门出去时,听见她在身后招呼新来的客人:"今天有现杀的鱼..."
回成都的高速上,我一直在想那条青城山老街。或许明天该去一趟,看看那家写着"150元约定"的茶馆是否还在。在这什么都讲究快节奏的时代,总还有人用最笨的方式,守护着微不足道却重如泰山的承诺。就像都江堰的水,千年如一日地流淌,不为谁停留,却滋养着每一寸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