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阜爱情一条街,圣城姻缘巷陌
来曲阜旅游的人啊,大多冲着叁孔去,可你要是问本地人哪儿最有人间烟火气,他们准会眨眨眼,压低声音告诉你:"去爱情一条街转转呗。"
这条街其实不长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的老槐树枝桠牵牵扯扯的,像极了牵红线月老的手。早上八九点钟,阳光透过叶缝洒下来,斑斑点点落在牵手散步的老夫妻身上。你瞧那对银发老人,老大爷小心扶着老伴的胳膊,走两步就停下来看看橱窗里的绢花——那花样,跟他们五十年前结婚时戴的竟有七八分相似。
老街新事
爱情一条街最妙的是它不单单属于年轻人。街角修鞋的张师傅,每天都会给隔壁花店的老板娘带份热豆浆;书店的老板娘总在下午叁点准时出现,给对面茶馆的老板送本新到的诗集。这些细碎日常,比什么山盟海誓都来得真切。
记得去年七夕,整条街挂满了手写诗笺,有个小伙子在槐树下弹吉他表白,声音抖得跟秋风里的树叶似的。结果你猜怎么着?姑娘还没说话,二楼窗户探出个脑袋:"调弦准点儿!"满街的人都笑开了,连屋檐下的燕子都扑棱着翅膀凑热闹。就在这片笑声里,姑娘红着脸点了点头。
要说这条街有什么特别,大概是走在其中,你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。可能是被甜滋滋的糖画香味绊住了,也可能是被老银匠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留住了。有位在这儿住了六十年的奶奶说,她嫁过来那年,街口那棵合欢树才一人高,如今树荫都能罩住半条街了。"树长大了,我们也老了,"她眯着眼笑,"可这条街啊,还跟年轻时一样热闹。"
黄昏时分最美,夕阳给整条街镀了层金箔。卖糖人的老大爷开始收摊,总要留两个小糖人给放学经过的娃娃;婚纱摄影店的灯光渐次亮起,橱窗里那件复古旗袍婚纱,不知见证了多少对新人决定携手一生。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——很多来拍婚纱照的年轻人,他们的父母当年也在这条街定情。
夜色渐浓时,茶馆里传出咿咿呀呀的戏文声。唱的不是什么新戏,都是《西厢记》《牡丹亭》里的老段子。可奇怪的是,总有几个年轻人坐在角落安静地听,偶尔互相看一眼,眼里有光。
要说这条街最珍贵的,倒不是那些挂在树上的同心锁,也不是刻在墙上的海誓山盟。是每天清晨并肩买菜归来的身影,是午后一起晒太阳打盹的安详,是夕阳里互相搀扶着走过的每一步。这些平淡如水的瞬间,才是圣城姻缘巷陌最动人的风景。
下次若来曲阜,看完孔庙孔府,不妨来这条街走走。不必特意寻找什么,就这么随意逛逛,看看寻常日子里,那些因为爱而发着光的分分秒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