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定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,保定同城约茶500元一次
最近在本地论坛上看到个挺火的帖子,标题写着“保定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”,底下跟了上百条评论。我盯着这行字琢磨了半天,这年头连喝茶都这么讲究排场了吗?
正好上周末朋友小聚,聊起这事。在银行工作的老李直摇头:“现在年轻人真会玩,我当年谈恋爱就是公园长椅上来回溜达。”他抿了口啤酒,“不过要说这保定同城约茶500元一次,倒让我想起个事儿。”老李说他们网点有个客户,每个月固定取现五千,用途栏都填“茶艺培训”。后来才听说,哪是什么培训,就是高档茶楼充卡。
茶香里的门道
我好奇去转了转本地的茶市。中山路上那家新开的茶舍,装修得确实雅致,屏风、古琴、香炉样样齐全。老板娘穿着素色旗袍,说话温声细语:“我们这儿最低消费288元,包含叁泡茶和茶点。”她翻着价目表,“要是想体验更好的,比如叁十年普洱,那就得提前预约了。”
坐在对面的张姐是开美容院的,她倒是见怪不怪:“现在谈生意都兴这个。饭店太吵,咖啡厅没氛围,茶室刚刚好。”她掏出手机给我看聊天记录,“上周还有个客户问,有没有安静点的包间,说是要谈重要项目。”张姐笑了笑,“其实大家都明白,这保定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,喝的哪是茶啊。”
说来也巧,昨天打车遇到个健谈的司机。听说我在打听茶楼的事,他乐了:“您这算是问对人了。我经常在各大茶楼门口接单,见过形形色色的客人。”他等红灯的功夫转过头,“有的上车时还客客气气,下车就装作不认识。还有次拉了个姑娘,路上一直抱怨对方小气,说好的保定同城约茶500元一次,结果连打车钱都不给报。”
晚上回家刷朋友圈,看到大学同学发了张茶具照片,配文是“以茶会友”。底下共同好友评论:“又去考察项目了?”我忽然想起老李说的那个客户,或许他每次取现时,填的“茶艺培训”也不算完全撒谎。毕竟在这种场合,确实能学到不少人情世故。
小区楼下王大爷正在下棋,我随口提了句现在喝茶真贵。他盯着棋盘头也不抬:“我喝二十年茉莉花茶,一斤才八十。你们年轻人啊...”说着“啪”地落下一子,“将军!这棋如人生,看似在喝茶,其实都在局里。”
茶还是那杯茶,但坐在不同的地方,和不同的人喝,味道就完全不一样了。可能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愿意为保定500元一晚的同城约茶买单吧。毕竟在快节奏的生活里,找个由头坐下来聊聊,已经成了奢侈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