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河口那里有站小巷的,老河口站旁小巷位置
一条藏着烟火气的小巷
那天路过老河口站,忽然想起朋友提过一嘴“老河口那里有站小巷的”,心里就琢磨开了。车站附近嘛,人来人往的,居然还藏着这么条小巷子?好奇心一来,脚就不听使唤地往站旁溜达过去了。
说实话,刚看到巷口时有点意外。它就在出站口往右拐,走不到五十米的地方,夹在两栋旧楼中间,窄窄的,要是不留意真就错过了。青石板路被磨得发亮,墙根处泛着潮润的深色,像是把几十年的脚步声都吸了进去。
往里走几步,世界突然就安静下来。巷子两边是些老店铺,剃头师傅在给客人修面,手里的剃刀稳得很;旁边杂货铺的老板娘坐在马扎上摘豆角,塑料盆里水声哗啦哗啦的。有户人家窗台上摆着几盆茉莉,花开得正盛,风一过,那香味能甜到人心里去。
我在想啊,现在的城市变得太快了,到处是玻璃幕墙,亮得晃眼。反倒是这种老巷子,还留着些从前的温度。有个大爷在自家门口支了个小桌喝茶,见我站着发呆,居然招呼我坐下歇脚。茶是普通的绿茶,但就着巷子里的穿堂风,竟格外解渴。
这条小巷特别会“藏”。它藏在车站的喧嚣旁边,藏在现代生活的缝隙里。你要是匆匆忙忙赶路,肯定发现不了它的好。得慢下来,慢慢走,才能看见墙头探出的叁角梅开得正艳,才能听见二楼传来咿呀呀的戏曲声。
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巷子深处那家做竹编的铺子。老师傅的手像会说话,竹篾在他指间翻飞,慢慢就变成了篮子、箩筐。他说这条巷子啊,他待了六十多年,看着火车一趟趟过去,看着车站翻新又翻新,但巷子还是这个老样子。这话说得,让我心里莫名踏实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飘起炊烟的味道。谁家在煎鱼,滋啦滋啦响;谁家在炒辣椒,呛得人想打喷嚏,却又觉得亲切。准备离开时回头看,巷口亮起一盏昏黄的灯,把青石路照得温温柔柔的。
这趟寻找老河口站旁小巷位置的经历,让我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度过的夏天。那种熟悉又安心的感觉,原来还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悄悄活着。可能过些日子,我还会再来这里走走,就为了在那棵老槐树下坐一会儿,什么也不干,光是发呆就很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