枣阳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枣阳男人常去的街巷
巷子里的烟火气
要说枣阳男人最爱去的地方,还真不是啥高档场所。你往老城区那些巷子里转悠转悠,总能碰见几个熟人。这些巷子不宽,两边是有些年头的居民楼,墙皮斑驳的地方还爬着青苔。下午叁四点钟光景,就能看见叁叁两两的男人往里头走。
老陈是这条巷子的常客,他在巷口开了家修车铺,快二十年了。“这儿清净啊,”老陈说着,递给我一支烟,“不像大街上吵吵嚷嚷的。我们这帮老哥们儿,下班了都爱来这儿坐坐。”他说的坐坐,其实就是巷子深处那家没有招牌的茶水铺子。几张旧木桌,几把塑料椅,就是男人们的天堂。
巷子里的生活节奏很慢。男人们在这儿喝茶下棋,聊天打牌,偶尔也互相帮帮忙。谁家水管坏了,车子出毛病了,在这儿喊一嗓子,保准有人懂行。这种互助不是刻意的,就是自然而然的,像巷子里的穿堂风,来了就来了。
那些巷子里的故事
往里走几步,是老王开的面馆。店面不大,就摆得下六张桌子,但生意特别好。“我这儿来的都是熟客,”老王边下面条边说,“他们不爱去商场里的餐厅,就喜欢来我这小地方。”正说着,一个中年男人走了进来,不用点单,老王就知道他要吃什么——牛肉面,多放香菜。
这些枣阳男人常去的街巷,承载着他们的喜怒哀乐。老张上个月失业了,没敢跟家里说,还是天天按时出门,然后一头扎进巷子里的茶水铺。兄弟们看出了端倪,谁也不点破,今天这个请他吃碗面,明天那个说有个零活找他帮忙。就这么着,熬过了最难的一个月。
巷子里也有年轻人。小刘才二十五岁,却也是这里的常客。“别看我年轻,我就喜欢这儿的气氛,”他笑着说,“在这能听到很多故事,学到不少东西。”确实,这些看似普通的巷子,实际上是个信息交换站,工作的机会,生活的经验,都在这里流动。
天色渐晚,巷子里的灯一盏盏亮起来。男人们陆续回家吃饭,巷子又恢复了宁静。这些枣阳男人最爱去的小巷子,明天还会继续上演着平凡而温暖的故事。它们就像这个城市的毛细血管,不大,却充满着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