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陆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,安陆微信附近人400元体验
最近在安陆的朋友圈里,时不时能看到“微信附近人”相关的讨论。那天晚上刷手机,隔壁小区老陈突然发来条消息:“你说现在这微信功能也太强了吧,连附近的人都能随便加?”我盯着屏幕愣了两秒,想起上周在早餐店还听见两个学生在嘀咕什么四百块的事儿。
这事说起来挺有意思。现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机,微信就像咱们的电子邻居。点开“附近的人”功能,好家伙,叁公里内的头像哗啦啦往外冒。有次我闲着无聊试了试,第一个打招呼的是房产中介,第二个问要不要做微商,第叁个直接发了段语音:“大哥,需要特殊服务吗?400元一次。”吓得我赶紧退出界面,手机都差点掉进面碗里。
四百元背后的江湖规矩
后来跟开网吧的朋友聊起这事,他翘着二郎腿直摇头:“你这算啥?我们这儿经常有小年轻凑钱体验安陆微信附近人400元一次的服务。”他压低声音说,那些账号通常用美女头像,聊不了几句就谈价钱。有个常客跟他吐槽,上次转账后对方发来个快捷酒店定位,结果到那儿发现压根没人。
说实话,这种安陆微信附近人400元体验确实让人好奇。我表弟上个月就着了道,抱着“试试看”的心态加了个人。对方让他先买充值卡,他跑到便利店买了四百块蚕币卡,把密码拍过去之后...你们应该猜到了,红色感叹号出现了。这孩子现在提起这事还脸红,说那感觉比过年被催婚还难受。
不过话说回来,为什么偏偏是400这个数?在路边摊吃烧烤时,当过协警的老李分析:“200显得太便宜,500又贵了,400正好卡在很多人能接受的临界点上。”他见过最离谱的案例,有人连续叁次被骗,每次都是不同的账号,但开口都是同一句话——“安陆本地,400元一次”。
现在这些人的手段也在升级。以前直接发露骨照片,现在改成暗语:“哥哥要体验安陆特色服务吗?”配图是正常的奶茶照片,但对话框里悄悄塞了个价格表。更绝的是有些账号会发定位在市政府旁边,让你放松警惕。
我家楼下理发店的托尼老师边剪头发边说:“这些事我们都见怪不怪了。”他有个顾客是小学老师,明明在微信资料写得很清楚是教师职业,还经常收到暧昧信息。最夸张的是教师节那天,居然有人发来红包说“老师辛苦了,晚上见个面?”
其实很多老安陆人都知道,这些账号可能根本不在本地。网安大队的小王有次来修手机,随口提过现在都是虚拟定位,显示在安陆广场,实际操作人可能在几百公里外。他们抓过一伙人,电脑上同时登录二十多个微信账号,每个都设置成不同地区的“附近的人”。
说到这儿,我想起个哭笑不得的事。对面小区的张阿姨两个月前学会用微信,有天她兴奋地跟我说:“现在年轻人真热情,天天有人打招呼要请吃饭。”后来她女儿检查手机才发现,那些都是专门针对中老年男性的诈骗账号,估计把张阿姨当成寂寞大叔了。
如今再点开微信那个绿油油的地图图标,总觉得像个虚拟江湖。有人在这里寻找刺激,有人在这里设下陷阱,更多人像我们这样,偶尔好奇张望两眼,然后继续过着买菜做饭的平常日子。只是每次看到“400元一次”这样的字眼,还是会忍不住想——手机那头,到底是谁在敲打键盘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