叁沙学生品茶喝茶上课,海岛学子茶香伴读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20:26:26 来源:原创内容

清晨七点半,叁沙永兴学校的海风带着咸湿的气息拂过教室窗台。几个小学生正小心翼翼地将茶具摆放在铺着蓝印花布的课桌上,白瓷盖碗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。这是岛上特有的晨间光景——在第一节文化课开始前,孩子们要先完成一道特殊的仪式。

穿碎花裙的班长提起热水壶,蒸腾的水雾立刻裹挟着茶叶的清香在教室里弥漫开来。“这是爸爸从海南岛带回来的鹧鸪茶,”她边注水边向同桌解释,“听说长在火山岩缝里,特别耐泡。”倾斜的壶嘴划出优美弧线,深琥珀色的茶汤在玻璃公道杯里轻轻晃动,倒映着窗外摇曳的椰子树。

茶香里的家乡味

在这所中国最南端的学校,叁沙学生品茶喝茶上课早已成为独特的校园文化。林老师看着孩子们专注的神情,想起叁年前刚开始推行茶艺课时,有个调皮男孩总抱怨“喝茶是老人家的事”。现在这个男孩却能准确分辨出苦丁茶、绿茶和红茶的冲泡温度,还会在作文里写:“茶汤入口时,我尝到了大海那头大陆的泥土芬芳。”

十二岁的陈宇翔正在练习凤凰叁点头的斟茶手法。他告诉我,爷爷年轻时在西沙群岛驻守,喝的都是用雨水煮的粗茶。“现在条件好了,但我们还是习惯在课间喝茶提神。”他手腕轻轻起伏,茶汤均匀分入叁个品茗杯,“比起可乐,我觉得鹧鸪茶的回甘更持久。”

窗外的礁湖蓝得像果冻,波涛声穿过百叶窗缝隙,与茶具碰撞声交织成奇妙的韵律。有孩子不小心打翻了茶海,慌慌张张用茶巾擦拭,旁边的同学立刻帮他重新布席。在这个陆地面积仅有两平方公里的岛礁上,茶台成了孩子们学习耐心与礼仪的微观天地。

浪花声中的晨读课

早操铃响起时,多数孩子已经喝完第二泡茶。他们把茶具收进专用的藤编茶箱,英语书替代了茶席的位置。但茶香依旧萦绕在教室的空气里,混着海风与课本的油墨气息。海岛学子茶香伴读时光就这样日复一日地延续着,仿佛茶汤里舒展的叶片,将文化传承浸润到每个寻常清晨。

语文课的朗读声伴着潮汐起落,孩子们在读杜牧的《题禅院》。当念到“今日鬓丝禅榻畔,茶烟轻飏落花风”时,英语老师陈妙云忍不住微笑——她想起自己刚来岛上支教时,还担心远离都市的生活会让孩子缺失什么。现在看着他们熟练地温杯烫盏,忽然明白这种扎根于生活的教育,或许比任何理论说教都来得深刻。

课间休息的十五分钟,总有孩子围在茶艺角不肯离开。他们比较着今天谁泡的茶汤更透亮,讨论为什么暴雨过后泡的茶特别甘甜。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神秘地分享新发现:“如果把耳朵贴在茶杯上,能听见类似海螺里的嗡嗡声哦!”

夕阳西斜时,茶具已被整齐归位。值日生把剩余的茶叶渣倒在凤凰木树下,这是岛上特有的肥料。透过氤氲的茶雾望向远方,货轮正驶向深蓝色的海平线。那些装在青花瓷罐里的茶叶,跨越重洋来到这片翡翠般的海域,最终在孩子们的课桌上找到归宿。不知多年后这些少年散落天涯时,是否还会记得某个平凡的早晨,他们曾在浪花声里学会如何让沸水与茶叶温柔相拥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