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城私人工作室品茶,海城私人茶室休闲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04:31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周末午后,阳光正好从百叶窗的缝隙漏进来,在榆木茶桌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朋友发来定位时我还纳闷,这年头谁还约在居民楼里见面?按着导航拐进小区,才发现别有洞天。

推开虚掩的实木门,焙火香混着檀香扑面而来。穿亚麻裙的姑娘正在茶席前冲泡老白茶,蒸汽从盖碗边缘袅袅升起,把墙上那幅《陆羽烹茶图》熏得朦胧。朋友从手机里抬起头笑道:“怎么样?比咖啡厅安静吧?”

藏在居民楼里的茶香

主人是个挽着发髻的年轻姑娘,大家都叫她小林。她拎来铁壶续水时说起,这间海城私人工作室品茶空间原是自家老宅,改造时特意保留挑高屋顶,东面整墙改成落地窗,恰好框住院里的石榴树。“去年结果子时,每天下午叁点,阳光会把石榴影投在茶席正中央。”

她给我们换茶时手法很特别,注水时让水流沿着盖碗内壁旋转,说是能更好地激发茶质。聊起怎么想起做私人茶室,她擦着茶海边缘的水渍笑:“当初就想找个能安心喝茶的地方,后来朋友带朋友,索性每周固定开放叁天。”

现在城里这样的海城私人茶室休闲空间渐渐多起来。有些藏在文创园 loft 里,有些隐在老洋房深处,共通点是主理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茶道理念。就像小林这里,茶器全是手作粗陶,她说糙砺的质感更能衬出茶汤温润。

朋友忽然指着茶柜里一罐蒙顶黄芽问:“这个配茶点会不会太跳?”我们索性要来试泡,果然那股炒麦香和绿豆糕意外地搭。小林转身从冰箱取出自制的桂花冻,琉璃碗里颤巍巍的琥珀色,挖一勺放进茶汤,花香竟层层迭迭漫开。

窗外有鸟雀落在石榴树枝上,茶烟在光束里打着转儿。手机屏幕暗下去也懒得点亮,忽然觉得,这种不着急的状态,或许才是生活该有的样子。

斜对角的两位客人正在挑茶则,犹豫该选竹刻云纹还是素面黑檀。其中戴贝雷帽的姑娘转过头问小林:“上次那种荒野寿眉还有存货吗?”她说话时腕间的银镯滑下来,碰在青瓷杯沿发出清脆声响。

临走时小林包了泡凤凰单丛给我们带着,铝箔袋口仔细折了叁折。电梯下行时朋友突然说:“下回该带那帮喝威士忌的家伙来这儿醒醒酒。”我望着楼层数字笑,想起刚才瞥见小林的记事本,页角密密麻麻写满茶友们的口味偏好——有人专爱陈年普洱的樟香,有人总在梅雨天来喝正山小种。

暮色初合时走出单元门,回头望见七楼窗台那盏纸灯笼亮了。原来在钢筋水泥的缝隙里,真的有人默默守护着这样一方天地,让奔波的人能停下来,安安稳稳喝杯茶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