承德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,承德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
昨晚和朋友喝酒,他神神秘秘凑过来说:"你猜我昨天在承德微信附近的人里刷到什么?有人挂了个'100元俩小时'的服务,就在双桥区。"我一口啤酒差点喷出来,这价钱在承德能干嘛?给人当导游都不够啊。
今天起床我还琢磨这事,顺手打开微信附近的人。好家伙,刷了十分钟,真看见叁四个类似广告。有的直接写"承德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",有的把价钱拆开写"两小时一百元"。这套路让我想起小时候街边"五元叁样"的杂货摊,价钱写得花哨,东西却说不清是啥。
藏在价钱里的文字游戏
我试着给其中一个发消息,对方秒回:"老板需要什么服务?"我问具体做什么,对方发来语音:"就陪聊天呗,咱们承德人实在,两小时一百元划算得很。"那声音黏糊糊的,听得我起鸡皮疙瘩。想起楼下棋牌室王大爷说过,他闺女去年就被这种"陪聊天"骗过,最后扯皮扯到派出所。
另一个更离谱,说是"景区代排队"。承德避暑山庄门票才九十,花一百找人排俩小时队?这账怎么算都不对劲。我表弟在旅行社带团,他说现在确实有人专做这个,但正经代排都是按景区票价抽成,明码标价。
最让我纳闷的是,这些广告像商量好似的,都把"承德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"当暗号。昨天路过武烈河,听见两个年轻姑娘聊天:"现在都这么标价,懂的自然懂。"其中一个撇撇嘴:"上回说好两小时,不到四十分钟就找借口要走。"
老茶馆里的见闻
下午我去南营子大街的老茶馆,碰见派出所的李警官在喝茶。聊起这事,他放下茶杯直摇头:"上个月处理过类似纠纷,说是陪逛景点,结果带到珠宝店消费。"他提醒我,微信附近的人功能要慎用,特别是这种标价诡异的。
柜台张阿姨插话:"我闺女在师范学院读书,她们同学间流传着防骗口诀——'标时标价不标内容,多半其中有古怪'。"这话真在理,就像菜市场卖山货的,要是光说"五十块一包"却不说是榛子还是蘑菇,谁敢买?
临走时,茶馆电视正在播民生节目。巧了,说的正是我们承德本地出现的这种"模糊消费"。记者暗访发现,有些商家故意用"100元俩小时"这种模糊表述规避监管。屏幕里那个受访者说得挺实在:"现在人玩手机都快,瞟见价钱合适就心动了,谁细想两小时能干什么呀。"
回家路上经过避暑山庄,看见导游举着小旗给游客介绍。人家明码标价"讲解两小时150元",服务内容写得清清楚楚。同样是两小时,差别怎么这么大呢?我想起有个在北京做运营的发小说过,现在很多线上服务都把价格拆成时间单位,让人产生"划算"的错觉。
晚上我又点开微信附近的人,那个"承德微信附近的人100元俩小时"的账号还在。突然注意到详情页最底下有行小字:"具体服务内容私聊确认",这不明摆着挖坑吗?想起去年帮邻居赵奶奶处理过的美容院纠纷,也是用"超值体验"做诱饵,最后套路老人办卡。
现在总算琢磨明白了,这些标着"承德微信附近的人两小时一百元"的广告,就像雾里看花。你说它违法吧,人家没明说;你说它正经吧,又藏着掖着。或许该学学早市卖菜的老李,他总把"十块钱叁斤土豆"喊得震天响,但准会补句"沙土地的,炖肉香"。有些事,说得敞亮才能做得踏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