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拉山口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校园后街茶香时光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2:42:33 来源:原创内容

阿拉山口的风总是带着点沙子的味道,可一拐进女子学院后街,空气突然就软了下来。梧桐树叶把阳光筛成细碎的金箔,撒在那些不起眼的茶馆招牌上。这条不到两百米的小街,藏着我们整整四年的青春。

常去的那家叫“拾光茶铺”,老板娘总系着靛蓝围裙,手腕上的银镯子随着斟茶动作叮咚作响。她记得每个熟客的喜好——播音系的林姑娘要茉莉花茶加冰糖,美术系的小陈固定要冻顶乌龙,而我总爱点她们家自制的玫瑰普洱。陶瓷杯沿升起的白雾里,混着隔壁桌飘来的桂花糕甜香。

茶香里的十八岁

记得大一那个飘雪的下午,我头回推开通往阿拉山口女子学院后街喝茶时光的玻璃门。当时正为解剖学笔记发愁,却被邻桌学姐一句话点醒:“先让茶暖了胃,脑子才转得动呀。”果然,半杯温茶下肚,那些血管神经突然就有了生命。后来每到期末,这里就成了临时自习室,笔记本旁边永远摆着喝到见底的茶杯。

最热闹是周五傍晚,姑娘们挤在二楼小阳台,看夕阳给教学楼镀上金边。茶壶在电磁炉上咕嘟咕嘟地冒泡,有人念着刚写的诗,有人分享实习趣闻。那个总穿汉服的学妹在这儿学会了茶艺,现在居然在苏州开了间茶室。去年校庆重逢时她还说,当年在阿拉山口女子学院后街喝茶的日子,是她最珍贵的修炼时光。

茶铺木架上摆着历届学生留下的马克杯,每只杯底贴着便利贴。有次我翻开2015级的杯子,看见泛黄的纸条上写着:“他要出国了,但我说不出再见。”不知道写这句话的学姐现在过得好不好,是否还记得那年茶水的滋味。

春天总有人采来后山的野花插在玻璃瓶里,夏天电风扇会把茶香搅成柔和的漩涡。秋雨敲打遮阳棚时,老板娘会端出姜茶请大家喝。至于冬天嘛,捧着热茶看窗外行人踩过积雪,那种温暖能钻进心里最深的角落。

去年回去发现街角新开了奶茶店,亮晶晶的招牌着实抢眼。但“拾光”还在,只是多了 WiFi 和充电插座。老板娘说现在姑娘们喜欢边喝茶边刷题,倒是我们那会儿的明信片墙还留着,只是又厚了三指。翻开最新一层,看见有学妹画了茶铺的剖面图,每张桌子都标着曾经的故事。

如今坐在颁叠顿的落地窗前喝手冲咖啡时,仍会想起那个茶香氤氲的后街。那些在茶杯里沉淀的时光,比任何饮料都更懂得如何温柔地拥抱一个年轻的灵魂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