吉首上课资源喝茶,吉首学习环境品茶
吉首上课资源喝茶
说来也巧,第一次听说上课还能和喝茶扯上关系,是在朋友发来的语音里。他神神秘秘地说:“你来吉首看看,这儿的学习氛围挺特别。”当时我正为备考焦头烂额,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了。
古城石板路走得咯吱响,转过弯看见间木屋茶室,里边坐着几个对着笔记本电脑的年轻人。要了杯黄金茶坐下,邻座戴眼镜的姑娘忽然转头问:“同学,能连你手机热点吗?这段教学视频卡半天了。”就这样,我认识了在茶室里复习教师资格证的小林。
她熟练地用茶壶续了杯水:“在这儿比图书馆自在,二十块能坐整天,网速快还包续水。你看斜对角那桌,穿格子衫的大叔在给网友上编程课呢。”顺着她视线望去,大叔的茶杯旁架着补光灯,说话声混着键盘敲击声,莫名和谐。
后来发现这样的场景在吉首挺常见。沱江边的吊脚楼里,经常能看到有人摊着教材品茶,或者叁五人围着讨论方案。老茶馆的八仙桌早就被改造成带插座的学习桌,老板还会贴心提醒:“需要安静的话,二楼临窗位置最舒服。”
最让我惊讶的是河畔的社区书屋。那天路过时雨正大,便钻进去躲雨,却发现里间茶座坐满了人。穿民族服饰的阿姨在教年轻人刺绣,旁边的大学生边记录边查资料。管理员笑着说:“我们这儿白天是学习角,晚上变茶话会,去年从这儿考上研究生的都有叁个。”
这种模式慢慢改变了我的学习习惯。现在每次去找资料,总会带上保温杯泡点茶。有时写着论文卡壳,看着茶杯氤氲的热气,反而能静下心来。上周在茶室遇到个大哥,他正在准备农产物电商的直播课,我们互相提意见到打烊。
当然也有不方便的时候。比如有次忘带充电宝,抱着电脑辗转叁个茶室才找到空插座。还有回隔壁桌大爷们下象棋太过投入,只好抱着茶杯转移阵地。但这些小插曲,反倒让学习过程多了些烟火气。
如今在吉首,你可能会在某个茶香袅袅的角落,遇见对着平板记笔记的考生,或是带着孩子看绘本的家长。这种将学习融入日常的方式,让获取知识不再紧绷着脸,而是像喝茶般,慢慢品出滋味来。
最近发现连菜市场楼上的茶摊都摆出了“免费奥滨贵滨”的牌子,老板娘说经常有学生来这儿写作业。看来这种特别的学习生态,正在这座小城悄悄生长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