汨罗火车站小巷子,邻近的汨罗站小胡同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4:06:34 来源:原创内容

来汨罗工作快半年了,每次朋友问起这儿有什么特别的,我总忍不住提起火车站旁边那条小巷子。说实话,第一次从汨罗站出来,我压根没注意到它——毕竟谁会对两栋楼之间的缝隙多看两眼呢?

真正走进去是个下雨天。那天打不到车,我索性钻进巷口躲雨。没想到这一钻,倒像是掀开了这座城市的另一页。

巷子里的慢时光

巷子很窄,两人并肩走都得侧身。青石板路面被磨得发亮,雨天里泛着温柔的光。两旁的老房子挤挤挨挨,晾衣竿从这家阳台伸到那家窗口,挂着的衣服还在滴水。有个大爷坐在门槛上修收音机,手边的搪瓷缸冒着热气。他抬头看看我,继续摆弄手里的零件,仿佛陌生人闯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。

再往里走,发现了那个总让我惦记的烧饼摊。炉子支在屋檐下,老板娘手法熟练地翻着面饼,芝麻香混着炭火气飘了半条巷。第一次买烧饼时,她多送了我一个:“新面孔吧?以后常来。”这话让人心头一暖。

住在汨罗火车站小巷子尽头杂货店的刘奶奶,今年八十多了。她说自己在这条巷子住了六十年,见证了火车站从两层小楼变成现在这样。“以前哪有这么多人啊,”她摇着蒲扇,“现在好了,热闹。”但她顿了顿又说,“不过这条汨罗站小胡同,味儿没变。”

是啊,味儿没变。早餐铺的蒸笼照样清晨五点冒白汽,修鞋匠的榔头声准时在午后响起,傍晚时分家家飘出炒菜香。这些细碎的日常,构成了汨罗站小胡同独有的节奏。

最让我惊讶的是巷子深处的裁缝店。王师傅守着他的老缝纫机,墙上挂满改好的衣服。他说现在年轻人网购多,但他还是忙——“合身的衣服,机器做不来。”有次我裤子破了拿去补,他不但缝好了,还顺手把松了的扣子都加固了一遍。

在这条与汨罗火车站小巷子相邻的胡同里,时间仿佛走得慢些。手机信号时好时坏,反而让人更留意眼前——看猫咪在墙头打盹,听邻居隔着窗户聊天,闻谁家又炖了肉。这些在城市里快消失的场景,在这里还鲜活地存在着。

如今我每周都要去汨罗火车站小巷子转一转。有时是买烧饼,有时是陪刘奶奶说说话,更多时候就是随便走走。站在巷子里,能听见火车到站的广播,但巷子自有它的安静。这条不起眼的小巷,成了我在异乡最安心的地方。

或许每条这样的巷子都在慢慢变老,就像住在里面的人。但只要你走进去,依然能触摸到城市最真实的脉搏,感受到那种粗糙却温暖的生活质地。这大概就是为什么,我总愿意向人提起这条汨罗站小胡同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