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夏150的爱情在哪条街,临夏150的爱情在哪条路
临夏150的爱情在哪条街?临夏150的爱情在哪条路?这个问题最近总在我脑子里打转。说真的,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时,我还以为是个快递仓库的地址呢。
我住在临夏老城区,每天上下班都要经过那些弯弯绕绕的街道。解放路、民主西路、红园路...每条街我都熟得闭着眼都能走。可偏偏就是没听说过哪条街和“150的爱情”有关联。
老街坊的记忆
那天我去菜市场买菜,正好碰上住在这一带四十多年的李奶奶。我顺口就问了她这个问题。李奶奶眯着眼睛想了想,手里的菜篮子晃了晃:“你说150啊...是不是指以前老纺织厂那栋宿舍楼?就红园路往西那个拐角。”
她这么一说,我倒想起来了。红园路确实有栋老楼,外墙斑斑驳驳的,但阳台上总是摆着好多花盆。春天的时候,整面墙都被爬山虎盖住,只露出一个个窗户,像一双双温柔的眼睛。
“那栋楼啊,”李奶奶慢悠悠地说,“以前住的大多是纺织厂的双职工。两口子一起上班下班,一起在阳台上浇花、晾衣服。傍晚从楼下经过,总能听见炒菜声和说笑声。”
一段往事
住在叁楼的老张师傅告诉我,他们那栋楼是1985年建的,正好和“150”这个数字有点关系。至于是建筑面积150平米,还是门牌号从150开始,他也记不清了。但他记得刚搬进来那年,整栋楼住了二十多对年轻夫妻。
“那会儿条件艰苦,”老张点了根烟,“但邻里关系特别好。谁家包了饺子,肯定要给隔壁端一碗。孩子放学没人管,随便敲开哪家的门都能写作业。”他说着说着就笑了,“现在想想,那种互相照应的日子,不就是最实在的爱情吗?”
我站在那栋老楼下往上看,忽然明白了什么。临夏150的爱情在哪条街?它不在某条特定的街道,而是在这些平凡的日子里,在柴米油盐中,在互相扶持的每一个瞬间。
现在的临夏变化很大,新城区建起了高楼大厦,老街道也在慢慢改造。但就像老张说的,有些东西永远不会变。比如清晨一起买菜的老夫妻,傍晚牵手散步的年轻人,还有那些藏在街巷里的温暖故事。
也许某天,当你在临夏的某条街上,看见一对普通的老夫妻并肩走着,或者听见谁家窗户里传来的笑声,你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。爱情不在某条特定的街道,而在我们共同生活的这座城市里,在每一个平凡又珍贵的日常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