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口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龙口男人常逛的小巷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5:01:18 来源:原创内容

巷口老张的修车摊子支棱着,扳手敲打铁架的铛铛声能传出二里地。他撩起汗衫抹了把脸,冲着穿人字拖晃悠过来的老主顾吆喝:“哟,王哥,今儿这么早?”王叔趿拉着拖鞋往马扎上一坐,顺手从冰柜里捞了瓶青岛啤酒。这条藏在居民楼缝隙里的窄巷,统共不到百米,却是龙口男人们心照不宣的根据地。

午后四点的光景最有味道。阳光斜斜地切过晾衣竿,把褪色的春联照得发亮。电线杆底下永远围着下象棋的老几位,楚河汉界杀得眼红,观战的比下棋的还急。穿校服的半大小子猫着腰溜过,书包带滑到肘弯,准是钻到巷尾老周家网吧打两局游戏。女人们很少往这儿凑,她们更爱隔壁街宽敞的广场舞场地。

烟火气里透着的松弛

五金店老板老李正给邻居修水龙头,店门口摆着锈迹斑斑的零件箱。“不是图挣钱,”他拧着扳手慢悠悠地说,“街坊叁十年,谁家水管漏了都找我。”巷子中段那个总飘着葱油香的早餐铺,清晨五点半准时亮灯。跑船的刘老大出海前必来吃碟海蛎子炒蛋,他说别处做不出这个咸鲜味儿。

这种松弛感,在龙口男人常逛的小巷里随处可见。穿跨栏背心下棋的老陈,年轻时在渔船上能单手抡百斤渔网,现在为丢个炮能懊恼半天。他们在这条熟悉得闭眼都能走的巷弄里,找到某种自在的节奏。没有西装革履的束缚,不必琢磨酒场上的场面话,就连打盹的土狗都瘫得格外舒展。

修鞋摊的老赵头手巧,能编出带龙口港图案的钥匙扣。他摊子上总搁着收音机,咿咿呀呀放着吕剧《姊妹易嫁》。偶尔有游客误闯进来拍照,老赵就咧嘴笑:“俺这破巷子有啥好拍的?”他不明白,年轻人镜头追逐的,正是这种快要被玻璃幕墙吞没的老城肌理。

暮色渐浓时,烧烤摊炭火噼啪作响。刚卸完货的码头工人围坐一桌,烤鲅鱼和蒜瓣肉的味道混着海风飘散。有人说起今天捕到的黄花鱼个头真不小,有人抱怨儿子非要跑去济南工作。酒杯碰撞声里,疲惫随烟火升腾消散。这条龙口男人喜欢去的小巷子,装得下生计奔波,也盛得住岁月悠长。

路灯次第亮起,把男人们的身影拉得忽长忽短。他们叁叁两两踱出巷子,回到各自楼上的家。明早潮水涨落时,渔船汽笛会再次唤醒这条小巷,而龙口男人们的脚步,依旧会踏进这条被时光浸透的巷弄——毕竟这里藏着半座城的烟火,和一辈子的熟稔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