昌邑喝茶新茶嫩茶,昌邑品茗新茶鲜叶
这几天路过昌邑的老街,总能看到茶馆门口摆出新茶的招牌。嫩绿的字体在红纸上特别显眼,让人忍不住想进去坐坐。要说这新茶啊,就像刚出蒸笼的馒头,带着一股子鲜活气儿,光是闻着就舒坦。
记得去年这时候,我在城南一家茶馆尝过今春头采。老板是个讲究人,非得用本地山泉水冲泡。茶叶在玻璃杯里慢慢舒展,能看清每片叶子从卷曲到绽放的全过程。茶汤还没入口,那股豆香味就先飘进鼻子里了。
新茶的时令滋味
昌邑人喝茶很看重时令。清明前后那半个月,家家茶馆都在比拼谁家的新茶更鲜灵。这种鲜不是味儿重,是那种带着山间晨露的清爽。前两天在文化馆看老照片,发现上世纪叁十年代昌邑茶铺就用竹篓装新茶,为的就是透气保鲜。现在条件好了,可这份对鲜爽的追求倒是一直没变。
有回我带外地朋友去喝茶,他好奇为什么同样的茶叶,在昌邑喝起来特别润。其实秘诀就在个“活”字——茶叶要新鲜,水要活水,泡茶的人更要懂茶性。就像昨天在老王茶馆,他盯着水温计的样子,比化学实验还认真。“差五度就是另一个味儿了”他总这么说。
现在有些年轻人也开始喜欢上喝茶这件事。不过他们不爱老派喝法,倒是琢磨出不少新花样。前天就见着几个姑娘用冷泡法处理新茶,说是更能保留甜味。虽说是传统茶馆,老板也没拦着,反而跟着讨论该泡多久合适。这种新旧交融的景象,倒让茶香里多了几分生气。
最近天气转暖,茶馆都把桌子摆到院里的槐树下。下午两叁点钟,阳光透过叶子洒在茶台上,斑斑点点的光影跟着茶水一起晃动。这时候来壶新茶,看邻居下棋逗鸟,听他们闲聊家长里短,比在家窝着有意思多了。茶喝到第叁泡正出味,话题也正好聊到热闹处。
其实想想,昌邑喝茶的习惯能传下来,不只是因为茶好喝。更重要的是这份闲适自在的氛围。新茶年年都有,但坐在老地方喝茶的心情,每次都不太一样。就像门口那棵梧桐树,春天发芽秋天落叶,陪着茶馆里的茶客走过一季又一季。
今天特意起了个早,赶着茶馆刚开门就来了。老板正在擦拭茶具,见我就笑:“就知道你好这口今春的鲜灵”。看着他打开新到的茶叶罐,那股熟悉的清香又飘满整间屋子。突然觉得,这样的早晨,这样的茶香,大概就是生活该有的样子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