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找个女人100米过夜,附近寻人百米夜间
夜里十一点半,海风带着咸腥气从窗户缝钻进来,我把手机扔在沙发上,屏幕还亮着“连云港找个女人100米过夜”的搜索记录。楼下便利店招牌闪着蓝光,正好照在对面那栋老居民楼的单元门上。
这事得从叁天前说起。我表弟突然打电话,说联系不上他对象小杨了。两人异地恋,小杨在连云港工作,住在靠港口的旧小区。表弟慌慌张发发来最后一条聊天记录截图——小杨说听见楼道有动静,要下楼看看,这一看就再没消息。
我第二天就买了高铁票过来。小杨住的这地方啊,楼挨着楼,晾衣绳横七竖八,白天都显得拥挤。到了晚上,只有百米外便利店还亮着灯,再往外就是黑漆漆的码头。
线索在百米内
我站在小杨住的楼下转悠,发现个有意思的事。从她家单元门到便利店,用步子量了量,差不多就是一百米。这百米距离,成了我最在意的范围。
便利店老板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,听我问起小杨,他擦柜台的手停了停。“那姑娘啊,前天晚上九点多来买过泡面。”他朝货架尽头努努嘴,“后来有个穿灰外套的男人也跟着进来,隔着两排货架看她。”
我心里咯噔一下。这条“附近寻人百米夜间”的线索,好像突然有了温度。
回到出租屋,我对着窗外发呆。这一片都是老房子,晚上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。如果小杨真是在这百米范围内消失的,那她会去哪?为什么一点动静都没有?
第四天晚上,我决定在便利店蹲守。从八点到十一点,进出的都是熟客。直到快打烊时,那个穿灰外套的男人又出现了。他买了包烟,站在门口点燃,眼睛却一直瞟向小杨住的那栋楼。
我假装玩手机跟了出去。他走得很快,在巷子口右拐,消失在黑暗里。等我追到拐角,人已经不见了,地上掉着个银色打火机。
夜里的发现
打火机很普通,但侧面刻着“港务032”几个小字。这是码头工人的编号?我握着打火机,手心有点出汗。如果这人真是码头工人,为什么对小杨这么关注?
第二天我去了港务局查询,工作人员说确实有个032号,叫老陈,最近请假了。更巧的是,老陈就住在小杨那个小区,而且——就在她隔壁单元。
事情到这里,那个“连云港找个女人100米过夜”的谜团,好像撕开了一道口子。我直接去了老陈家敲门,开门的是个憔悴的中年男人,看见我手里的打火机,他脸色变了。
“进来说吧。”他让开身子。
老陈家很简陋,但茶几上放着几盒胃药。他说那晚看见小杨被两个陌生男人扶着往码头走,状态很不正常。他追出去想看看怎么回事,结果那叁人上了辆黑色轿车。他捡到了小杨故意丢下的耳环,这几天正想办法查车牌。
“我每天去便利店,就是想看看还有没有可疑的人。”老陈把耳环交给我,“你们年轻人办法多,赶紧报警吧。”
后来警察根据耳环上的指纹和小区监控,很快找到了那两个人。原来是小杨的前同事,因为债务纠纷想找她麻烦。那天晚上小杨被找到时,正被关在码头一个废弃仓库里。
现在想想,这整件事都发生在那百米范围内。老陈的关心,便利店的线索,还有小杨故意留下的耳环,像散落的珠子,最后都串成了线。有时候解决问题的关键,真的就在眼前这百米之内,只是需要有人留意那些细微的异常。
表弟和小杨现在已经准备结婚了。我偶尔还会想起那条搜索记录,想起在连云港的那些夜晚。百米之内藏着太多故事,而大多数人,只是匆匆走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