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江品茶喝茶工作室,同江茶艺品鉴工坊

发布时间:2025-11-06 03:31:59 来源:原创内容

推开同江品茶喝茶工作室那扇古色古香的木门,一股清雅的茶香便扑面而来。这味道,不像香水那么浓烈,倒像是山间清晨的雾气,带着点草木的湿润感,一下子就把外面的喧嚣隔开了。

老板是个四十岁出头的中年人,大家都叫他老陈。他正不紧不慢地用热水温着白瓷盖碗,见我进来,抬头笑了笑:“来得正好,这泡凤凰单丛刚醒过来。”他说的“醒”,是让干茶在和空气、温度的接触中慢慢苏醒,就像唤醒一位沉睡的老朋友。

茶香里的讲究

老陈递过来一小杯茶汤,颜色金黄透亮。“你先别急着喝,”他示意我,“凑近闻闻看。”我照做了,一股清甜的花果香钻入鼻腔,很奇妙,明明是同一种茶,在不同温度下散发的气息却不太一样。“这就是茶的呼吸啊。”老陈说着,又往我杯里续了一小口。

在同江品茶喝茶工作室待久了,你会发现这里的节奏很特别。没有人催你快点喝,也没有人给你讲那些高深莫测的大道理。老陈常说:“喝茶这事,急不来。有的人一辈子都在找那口最对的茶,找着找着,自己就活明白了。”

记得有个周末的下午,一位年轻姑娘皱着眉头进来,说想找款能静心的茶。老陈什么也没多问,只是安静地泡了一壶老白茶。茶汤在玻璃壶里慢慢变成琥珀色,他们就这样对坐着,偶尔说两句话,大部分时间只是静静地看着茶叶在水中舒展。姑娘离开时,眉头明显松开了些。“其实她需要的不是茶,”老陈后来跟我说,“就是一个能让她安心发呆的地方。”

从喝茶到懂茶

拐个弯,走上二楼,就是同江茶艺品鉴工坊了。这里和楼下不太一样,每周都有那么几天特别热闹。李老师正在指导大家怎么拿盖碗不烫手:“拇指和中指卡住碗沿,食指轻轻抵住盖子。对,就这样,别太用力……”

有个小伙子手忙脚乱的,盖碗在他手里像个不听话的陀螺。李老师笑了:“我刚开始也这样,手抖得跟筛子似的。多练几次,等你的手记住了那个角度,就再也不会忘了。”她边说边示范,动作流畅自然,仿佛盖碗是她手指的延伸。

工坊里的课程很实在,怎么分辨春茶和秋茶,怎么根据心情选合适的茶,甚至怎么挑选第一套茶具——这些生活中真正用得上的知识,在这里都能学到。上周他们还专门办了一场龙井品鉴会,把不同产区的龙井摆在一起对比。这一比,差异就明显了,有的豆香味浓,有的回甘特别,原来同样是龙井,还有这么多门道。

说来也怪,自从常来这儿,我发现自己对很多事的看法都变了。以前总想着什么都要快,现在反倒学会了慢下来。就像泡茶,水温差一点,出汤时间慢几秒,出来的味道就完全是两回事。生活不也是这样吗?

老陈有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:“我们这儿啊,说是在卖茶,其实卖的是时间。”确实,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的时代,能有个地方让你安心地浪费一个下午,专注地喝透一款茶,这种体验本身就很珍贵。

黄昏时分,我又回到了楼下。夕阳透过竹帘,在茶桌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老陈正在收拾茶具,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老朋友。“明天还来吗?”他问。我点点头,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灯火,心里格外平静。这一杯茶的时间,仿佛把匆忙的日子拉长了些,让人能喘口气,好好想想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