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城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,诸城微信好友添加500元一回
最近在诸城的本地群里,总能看到有人发类似的消息:“诸城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,加好友直接安排”。说实话,第一次见到这种广告时,我正端着碗喝粥,差点把手机掉进碗里。
这价格说贵不贵,说便宜吧,还真得琢磨琢磨。我隔壁邻居老张上个月给孩子请家教,一小时还得两百块呢。可这种服务吧,它既不是买东西也不是雇人干活,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
街坊邻里的闲聊
前两天在小区门口遇到居委会的李大姐,她拉着我说:“现在这些新花样真是看不懂了,连我们楼那个平时挺正经的小伙子,昨天都偷偷问我懂不懂什么‘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’的门道。”李大姐皱着眉头,“我可警告你啊,千万别碰这些来路不明的服务。”
说实话,我挺理解现在年轻人压力大。每天上班下班,两点一线,想认识新朋友确实不容易。但用这种方式,总觉得是在走捷径,而且这捷径底下可能就是坑。就拿我们单位新来的小王来说,上个月就因为轻信了类似的广告,白白损失了半个月工资。
他现在提起这事还后悔:“当时就是太心急,看到‘诸城微信好友添加500元一回’的广告,觉得花钱能省事,谁想到...”后面的话他没说完,但我们都懂。
这事儿让我想起小时候在诸城老街,街坊邻居都是见面打招呼,谁家有事大家帮忙。现在倒好,住在对门都不认识,反而要在网上花钱找人聊天。想想还真是,时代变了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,好像反而远了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种服务能存在,肯定是有它的市场。现在生活节奏这么快,很多人都没时间慢慢交朋友。但问题在于,这种明码标价的关系,真的能带来真正的陪伴吗?
我有个在派出所工作的朋友老刘说,他们最近接到的好几起纠纷,都跟这类“微信附近人”服务有关。有的是付了钱没见到人,有的是见面后发现跟说好的完全不一样。“说白了,这就是在打擦边球,风险太大了。”老刘抽着烟,语气里透着无奈。
其实吧,要我说,在咱们诸城这样的小城市,真想认识新朋友,方法多的是。周末去沧湾公园遛个弯,晚上到和平街逛逛街,或者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,都能遇到不少志同道合的人。虽然慢是慢了点儿,但至少踏实啊。
现在的人啊,就是太着急了。急着赚钱,急着成功,连交朋友都想一步到位。可是有些事,还真就得慢慢来。就像我妈常说的,火候不到,饭菜的味道就是差那么点儿意思。
说到这儿,我又想起那个“诸城微信附近人500元一次”的广告。你说这五百块钱,要是用来请新认识的朋友吃顿饭,或者组织个小聚会,是不是更实在些?至少这样交到的朋友,能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,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。
当然啦,我也不是要批判谁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,都有自己的选择。只是觉得,在咱们诸城这样人情味儿还挺浓的地方,或许可以有更好、更温暖的方式,来连接彼此。
就像昨天傍晚,我在小区花园里看见几个年轻人自发组织了一场羽毛球赛,不认识的人打着打着就成了朋友。夕阳洒在他们身上,那画面,比任何昂贵的服务都来得真实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