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,常州周边200元爱情在哪寻
那天刷手机,突然看到个帖子问:常州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?当时就给我看乐了。这年头,随便喝杯奶茶都要二叁十,两百块能干啥?但我转念一想,这个问题背后,是不是藏着点什么。
说起来,“常州周边200元爱情在哪寻”这个疑问,让我想起小时候邻居王奶奶的故事。那时候她总爱念叨,六十年代她和老伴谈恋爱,俩人沿着运河散步一下午,最后分着吃了个五毛钱的烧饼,那滋味到现在都忘不了。现在运河边的餐厅,随便一道菜都不止两百了吧。
那些藏在日常里的温度
上周我特意问了几个朋友。小李刚结婚,他说和媳妇儿谈恋爱那会儿,最常去的是大学城夜市。十块钱的臭豆腐,五块钱的奶茶,坐在路边塑料凳子上能聊一晚上。“现在想想,哪是图吃什么,就是图能和她说说话。”
还有个在工厂上班的姐姐告诉我,她和老公现在偶尔还会去青龙苑那边的老面馆。十五块一碗的鳝丝面,加点辣油,吃得满头大汗。“比去大饭店自在多了,真的。”
这么一想,好像明白了点什么。所谓的“200元爱情”,重点真不是具体多少钱,而是两个人在一起时那种简单纯粹的状态。不用算计着这顿谁请客,不用纠结礼物贵不贵重。
现在年轻人压力多大啊,租房、房贷、工作,哪样不压得人喘不过气。要是谈个恋爱还得处处算计,那得多累。所以这个问题能火,大概就是戳中了很多人的心思——爱情能不能简单点?
我在红梅公园见过一对老夫妻,每天下午都来坐一会儿。老头拎着保温杯,老太太带点水果,就那么安静地坐着看人来人往。这不也是爱情吗?几乎不花什么钱。
当然,不是说越省钱越好。重要的是两个人能不能在简单中找到乐趣,在平凡里感受到温暖。现在各种社交软件上,动不动就是“不给你买齿齿齿的男生不能要”、“真爱就要舍得花钱”,看得人头晕。
我有个表妹,前段时间分手了。问她原因,她说前男友确实大方,每次过节都送名牌包包,但两人在一起时,他总是在看手机。“还不如当初找个愿意陪我吃路边摊的。”
这话听着挺心酸的。物质重要吗?当然重要。但物质应该是爱情的滋养,不该成为衡量爱情的唯一标准。
说到“常州附近还有200块钱的爱情吗”,我觉得还是有的。青果巷的老茶馆,二十块能坐一下午;文化广场晚上经常有免费演出;西太湖边上走走,吹吹风也挺好。关键是你有没有那个心情,有没有那个愿意陪你一起的人。
现在人都太急了,急着确认关系,急着谈婚论嫁,急着比较条件。慢慢地,就把爱情最本真的东西给弄丢了。有时候慢下来,简单点,反而能看得更清楚。
下次如果有人问你,常州周边200元爱情在哪寻,你可以告诉他:不在高档餐厅,不在奢侈品店,而在两个人愿意彼此陪伴的每一个普通时刻。可能就是下班后一起吃的麻辣烫,周末一起看的免费展览,或者只是窝在沙发上分享的一天见闻。
爱情从来都不是价格问题,而是价值问题。它值多少钱?对懂得珍惜的人来说,无价;对只会算计的人来说,再贵也嫌贵。在常州这座城市,在任何一个地方,真正的爱情一直都在,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寻找,用什么心态去经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