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德同城喝茶上课,宁德茶友聚会学习交流
这几天朋友圈里总刷到“宁德同城喝茶上课”的消息,抱着凑热闹的心态报了名。没想到周六下午推开茶室门,迎面就是一阵茶香,十几个人围着长桌说说笑笑,倒像是老友聚会。
穿亚麻衬衫的李老师正在温杯,看见我站在门口,笑着招手:“来得正好,水刚烧好。咱们今天喝新到的白牡丹,大家都别拘束哈。”他顺手把茶荷递给我闻香,那股清甜的花蜜味瞬间把人抓住了。
当茶香遇见故事
第一泡茶汤入口,旁边戴眼镜的姑娘忽然“啊”了一声:“这味道让我想起外婆家的茶园!”她说完有点不好意思,李老师却眼睛一亮:“这就对了!好茶不该高高在上,就是要喝出各自的故事。”
坐在我对面的大哥接过话头:“我在宁德开了十年茶叶店,以前总觉得生意就是买卖。上个月参加完宁德同城喝茶上课,突然开窍了——现在每卖一罐茶都教客人怎么泡,生意反而更好了。”他边说边给我们续茶,动作熟练得像在自家客厅。
茶过叁巡,气氛越来越轻松。穿蓝裙子的宝妈说起她在家搞的“亲子茶时光”,六年级的儿子现在能安静地陪她喝半小时茶;刚退休的王阿姨分享她用茶渣做香囊的妙招。李老师偶尔插几句话,更多时候笑着听大家闲聊,适时往壶里添水。
说来奇怪,明明素不相识的一群人,围着茶桌就莫名亲近起来。或许因为喝茶本来就是要慢下来的事,等着水烧开,看着茶叶舒展,自然就打开了话匣子。
茶桌边的宁德茶友聚会学习交流
第二轮喝的是传统工艺红茶,李老师示范注水手法时,特意让每个人都试试。轮到穿校服的高中生,他紧张得手抖,茶汤洒出来些。“没事儿,”李老师接过公道杯,“我学茶那会儿把整壶茶翻在师父身上呢!”满屋笑声中,男孩放松下来,第二次就稳多了。
这种宁德茶友聚会学习交流最打动我的,就是没有死板的规矩。记得有次聊到茶点搭配,做烘焙的茶友当场记下大家偏好,隔周就带来新研制的桂花茶饼。后来这款茶饼真出现在她店里,包装上还印着“茶友特供”。
茶会快结束时,新来的妹妹小声问:“我没系统学过茶艺,能常来吗?”李老师给她添了杯茶:“咱们这儿不是考试,是喝茶。你刚才说喝出冰糖甜,这就是最珍贵的体会。”
窗外暮色渐浓,有人提议下期带自家藏的荒野银针。我翻着手机里刚拍的照片——茶海上冒热气的盖碗,桌角翻旧的《茶经》,还有大家举杯时弯弯的眼睛。突然理解为什么这种宁德同城喝茶上课能坚持办叁年,或许人们渴望的不仅是茶知识,更是这样围坐分享的温暖。
临走时茶香还沾在衣领上,下周的茶会主题是“夏日冷泡茶”。已经开始期待了,毕竟每期都有新惊喜,就像每泡茶都有不同滋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