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康大保健最多的地方,南康养生服务集中区
南康这个地方说大不大,说小也不小,最近总听人提起南康大保健最多的地方就在城西那片儿。要说为什么大家都往那儿跑,我特意转了转,发现那儿确实有点门道。
沿着中山路往西走,过了老百货大楼,你会发现路边的招牌渐渐变了样。先是几家装修素雅的足浴店,接着是闪着柔和灯光的推拿馆,再往前还能看见规模不小的养生会所。这些店面有个共同特点——门口都停着不少电动车,隔着玻璃能看见里头坐着等位的客人。有个老师傅边喝茶边跟我说:“这条街上的老师傅都有真本事,扭两下脖子就舒坦了。”
老街新店藏着老手艺
我走进一家挂着“郑氏推拿”招牌的店铺,没想到下午叁点钟居然还要排队。前台小妹麻利地登记着客人的信息,嘴里念叨着:“王师傅后面还有两位,李师傅要等四十分钟。”等候区的大叔主动搭话:“我每周都来,他们家按完,肩颈能轻松好几天。”
说来也怪,这条街的店铺虽然都做养生服务,但各有各的特色。有的主打古法艾灸,满屋子飘着艾草香;有的专注泰式拉伸,经常能听见关节舒展的脆响;还有的引入了现代理疗设备,配合老师傅的手法。这条南康养生服务集中区还真不是随便叫的。
遇见个常来的大姐,她边换拖鞋边说:“前阵子落枕,转头都费劲,来这儿按了叁次就好利索了。现在把老公也带来了。”她说这家店的师傅有个绝活——不用大力气就能找准穴位,按完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。
观察了半天,我发现这些店能留住客人,关键是真能解决问题。现在人上班整天对着电脑,下班又抱着手机,哪个不是腰酸背痛?有个靠谱的地方放松放松,花点钱也值当。
从路边小店到整条街的变迁
跟几个老师傅聊起来才晓得,十年前这儿只有两叁家小小的按摩店。后来口碑传开了,来的客人越来越多,铺子也渐渐多了起来。现在整条街都快成专业养生街区了,附近县市的人都专门开车过来。
老陈在这条街上开了八年店,他边整理按摩床边说:“刚开始就我和媳妇两个人,现在带了六个徒弟。”问他生意为啥这么好,他笑了笑:“这东西骗不了人,手法到位了,客人自然就来了。”
这条南康大保健最多的地方,如今已经成了个小型生态圈。有做传统按摩的,有做精油蝉辫补的,还有专门做足部护理的。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预算随便挑,从几十块的普通按摩到几百块的全身调理都有。
夜幕降临的时候,这条街反而更热闹了。下班的人顺路过来放松,附近的居民晚饭后也来遛个弯。亮着柔和灯光的店铺里,师傅们还在忙碌着,这份热闹可能要持续到深夜。
转了一天,我算是明白了。所谓的南康养生服务集中区,不是凭空出现的,是老百姓用脚投票选出来的。哪里服务好、技术硬,人自然就往哪里聚。这大概就是老百姓常说的“金杯银杯不如口碑”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