漯河上课喝茶辩辩群,漯河学习交流茶会群
最近在朋友圈看到好几个人在问,有没有那种能一边学习一边放松的本地群组?这时候我忽然想起之前加过的“漯河上课喝茶辩辩群”,这不正好对上路子了嘛。
说实话,刚看到这个群名时我也愣了一下。上课喝茶?这组合听着挺新鲜。点进去才发现,群里氛围比想象中活跃多了。有人分享考研资料,有人讨论职称考试,偶尔还有人组织周末去茶馆写作业。这种学习模式倒是挺适合我这种在图书馆坐不住的人。
当学习遇上茶香
记得上周六下午,群里组织在沙澧河边的茶室碰面。推开木门就闻到满室茶香,五六个人围着长桌,有人对着笔记本电脑改论文,有人在整理教案,还有个大学生在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。大家偶尔抬头交流几句,互相推荐好用的学习础笔笔,或者聊聊最近在读什么书。这种既专注又松弛的状态,比一个人闷在房间里学习舒服多了。
群主小王是本地中学老师,他说建这个“漯河学习交流茶会群”的初衷特别简单:“现在人压力大,与其逼着自己苦读,不如找些同好,在轻松环境里互相督促。”他们定期会换个场地,有时在咖啡馆,有时在书店角落,最近还计划去气象科普馆边参观边讨论。
我发现这种学习方式最妙的是,它把枯燥的知识获取变成了生活化的体验。记得有次讨论到一半,隔壁桌的茶艺师过来演示如何泡制凤凰单丛,大家索性放下书本,跟着学了一整套冲泡手法。这种意外收获,是正经课堂很难遇到的。
现在每个月我都会参加一两次群里的线下活动。倒不全是冲着学习去,更多的是享受那种与同龄人共同成长的感觉。群里最近在筹备“暑假充电计划”,打算组织系列读书分享会。虽然具体方案还没定下来,但已经有不少人开始推荐书单了。
其实在漯河这样的城市,能找到志趣相投的学习圈子并不容易。这个辩辩群最让我感动的是,它让学习回归到了最本真的状态——不是功利性的应试,而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组成部分。就像群里常说的那句话:“学习是终身的事,何必把自己逼得太紧呢?”
昨天看到新成员小李在群里感慨,说没想到在老家也能找到这么有意思的学习组织。这话让我想起最初加入时的自己。或许在每个人心里,都渴望在求知路上遇到同路人吧。毕竟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,古人早就道破了这个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