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宫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车站后街的小巷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6:47:56 来源:原创内容

南宫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,就像个藏在现代建筑身后的老相册。每次路过那条斑驳的砖墙,都能闻到一股潮湿的青苔味儿,混着哪家厨房飘来的酱油香。

巷口修自行车的老张总是那句话:“这条巷子啊,比站前广场岁数都大。”他手里拧着螺丝刀,下巴往巷子里一扬,“早些年拉黄包车的,都蹲在这儿等活儿。”

车站后街的小巷弄里藏着光阴

往深处走,水泥路面渐渐变成了青石板。雨天的时候,石板缝里会渗出深色的水渍,踩上去发出噗嗤噗嗤的声响。右侧第叁家是个剃头铺子,老师傅用的还是那种会转的红白条纹灯箱,玻璃柜里摆着老式推子。偶尔有火车经过,震得镜子微微发颤,老师傅的手却稳得很,剃刀在客人颈间游走,丝毫不见晃动。

再往里走几步,就能看见那家开了叁十年的烧饼铺。王婶总是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,面团在她手里啪啪作响。她做的芝麻烧饼,第一口酥脆,第二口绵软,最后留在舌尖的是若有若无的椒盐香。附近的居民都认得这个味儿,有时候下班晚了,隔着老远看见铺子里透出的暖黄灯光,心里就踏实了。

巷子最窄的地方,两边的窗台几乎要碰在一起。春夏之交,东边那户养的吊兰会垂到西邻的窗沿上,西边那家做了腌萝卜,也会给对门送一小碟。这种默契,是在日复一日的照面中慢慢养成的。

傍晚时分最有意思。放学的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自行车铃叮铃铃地响。李大爷会搬出他的小马扎,坐在自家门前拉二胡。琴声不算悦耳,但吱吱呀呀的,像在讲述这条巷子自己的故事。偶尔有晚归的上班族匆匆走过,会特意放慢脚步听上一段。

车站后街的小巷弄最近要拆的消息传开后,来这里拍照的人忽然多了起来。有个戴眼镜的年轻人,在每个门牌前都要停留很久。王婶还是照常出摊,只是装烧饼的纸袋里,会多包一小撮自家炒的南瓜子。“留着当个念想。”她这么说的时候,眼睛望着巷口那棵歪脖子槐树。

夜深时,整条南宫火车站后面的小巷子终于安静下来。只有站台传来的汽笛声,像老朋友的低语,轻轻拂过这些即将消失的屋瓦。月光洒在青石板上,把每道裂纹都照得清清楚楚,像是在做最后的告别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