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女子学院后街喝茶,学院后街品茶时光
这条窄窄的街道,总让我想起毕业那年常去的茶铺。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,两旁梧桐枝叶交错,阳光透过缝隙洒下斑斑点点的光影。
老板娘还是老样子,系着靛蓝围裙在柜台后烫杯子。见我来,她抬头笑了笑:“桂花乌龙,对吧?”茶香从盖碗缝隙飘出来,带着蜜糖般的甜香。隔壁桌几个女生正小声讨论着什么,时不时传来清脆的笑声。这让我想起当年和室友们在这里度过的无数个下午。
茶香里的旧时光
其实最开始,我们是被价格吸引来的。学生时代零花钱不多,这里的茶十五块能坐一下午。后来才发现,比茶更让人留恋的,是这条街特有的松弛感。没有图书馆的正经,不像教室的拘谨,在这里可以歪着发呆,把笔记本摊开又合上,看茶叶在杯中慢慢舒展。
记得有次期末考前,我们四个人占着靠窗的位子复习。小琳突然指着窗外:“看,那只花猫又在屋顶晒太阳了。”于是整个下午,我们轮流观察那只猫翻了几次身,打了几个哈欠。现在想想,那些看似浪费的时光,反而成了记忆里最鲜活的片段。
老板娘偶尔会送来新到的茶点,说是让我们“试味道”。我们都知道,她是看我们复习辛苦。这种不经意的温柔,大概就是江山女子学院后街喝茶这件事最迷人的地方。
毕业前夕那晚,我们在这里坐到打烊。茶换了好几泡,从清甜的台湾乌龙喝到醇厚的普洱,像要把四年的时光都泡进茶里。临走时,老板娘往我们每人包里塞了一小包茶叶:“以后想回来了,随时来坐。”
如今工作叁年,我还是会特意绕过来。茶铺的木质招牌褪色了些,但推门时铃铛声依旧清脆。今天喝的还是桂花乌龙,却发现滋味和记忆中不太一样——不是茶变了,是喝茶的人终于懂得了慢下来的珍贵。
窗外飘来栀子花的香气,混着茶香在鼻尖缠绕。我突然明白,为什么毕业这么多年,还总是惦记着回来坐坐。在永远匆忙的生活里,能有个地方让你安心地喝杯茶,看着时光从杯沿缓缓蒸腾,实在是件幸运的事。
手机震动了几下,工作群的消息不停跳动。我把手机屏幕朝下扣在桌上,继续看着杯中沉浮的桂花。有些时光,本来就该属于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