巢湖同城约初中生500元,巢湖同城学生约见500元
这两天在本地论坛瞎逛,看到一个帖子标题挺扎眼的,写着“巢湖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。说实话,刚看到这行字的时候,我心里咯噔一下,这啥情况啊?
手指头在屏幕上悬了半天,还是没点进去。脑子里闪过好几个念头:这会不会是那种不好的交易?或者是什么骗局的开头?现在网络上啥人都有,打着各种幌子搞事情,真得留个心眼。
说起来,现在中学生零花钱都这么多了吗?随手就能拿出五百块?我像他们那么大的时候,一个星期能有十块钱零花就高兴得不得了了。这物价涨得,连孩子们的消费水平都跟着水涨船高。
这事有点不对劲
越想越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。正经的聚会、补习啥的,没必要用这种模糊的说法吧?“巢湖同城学生约见500元”,这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味道。要是正经事,直接说清楚多好,比如“周末组团去图书馆”、“一起写作业”之类的。
我有个亲戚在中学当老师,上次家庭聚会还听她唠叨,说现在有些孩子在网上结交陌生人,家长都蒙在鼓里。有的孩子为了买新手机、玩游戏充钱,真是啥都敢答应。这些话现在想起来,心里更不是滋味了。
你说这些发帖子的人到底图啥呢?要是正经找家教,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写“诚聘初中家教”,何必用这种含糊其辞的说法。这不得不让人往坏处想。
忽然想起上个礼拜,小区里张阿姨还在抱怨,说她家孩子偷拿了她五百块钱,问干嘛用了,孩子支支吾吾说不清楚。现在把这些事串起来想想,后背有点发凉。
网络背后的陷阱
现在的孩子玩手机比大人都溜,但社会经验终究是少了点。他们在网上认识的人,隔着屏幕谁知道是人是鬼?有些人专门研究初中生的心理,知道他们想要什么,慢慢下套。
我邻居家小孩就差点上当,有人在游戏里私信他,说见面送他限量版皮肤。幸好孩子妈妈及时发现,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。这件事之后,他们家现在手机都设了使用时间限制。
说到这个巢湖同城约初中生500元的事,我觉得家长们真得多留心。孩子突然多出贵重物品,或者零花钱突然不够用,这些可能都是信号。现在骗子套路深,一不小心就掉坑里了。
其实孩子们也挺矛盾的,一方面想要独立,觉得自己长大了;另一方面又缺乏判断力,容易轻信别人。这个成长阶段,真是需要家长在旁边多把关。
记得我们小时候,虽然没这么多高科技,但父母总是叮嘱别跟陌生人走、别拿别人给的东西。现在这些话依然适用,只是场合从现实街道变成了网络空间。
这么说来,那个“巢湖同城学生约见500元”的帖子,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,都值得警惕。万一是坏人设的局,那后果真是不敢想。
今天下班得去接侄女放学,顺便跟她聊聊网络安全的事。现在的孩子都早熟,直接禁止他们上网反而容易激起逆反心理,不如把道理讲明白。
走到学校门口,看着那些穿着校服、满脸稚气的孩子们,突然觉得作为成年人,我们有必要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安全的成长环境。不管是现实中的,还是网络上的。
这件事也提醒了我,下次再看到类似“巢湖同城约初中生500元”这样的信息,一定要多个心眼,该举报就举报。说不定就因为这一下,能避免一个孩子受到伤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