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匀火车站附近站街,都匀车站周边街景

发布时间:2025-11-03 01:11:04 来源:原创内容

站在都匀火车站出站口,我习惯性地停下脚步。这条走过无数次的街道,今天在夕阳下显得特别有味道。

广场上人来人往,刚下火车的旅客拖着行李箱匆匆走过,接站的人踮着脚张望。旁边小吃摊飘来烙锅的香味,混着傍晚的凉风,构成这座城市最朴素的欢迎仪式。说实话,每次走到这里,我都会放慢脚步——倒不是为了找什么人,就是喜欢这种热气腾腾的生活气息。

街角的老朋友

往右拐个弯,就是车站旁边那条熟悉的小街。卖水果的大姐还在老地方,见到我就笑:“今天西瓜甜,来一块?”她在这摆了十几年摊,记得每个老顾客的喜好。对面的便利店亮着温暖的灯光,老板正帮旅客指路,“往前走两百米就是公交站,3路车直达市中心”。

这条街说长不长,说短不短,却装着好多人的日常。清晨赶车的上班族在这里买早餐,中午附近工地的工人来吃午饭,傍晚像我这样的老街坊慢悠悠地散步。都匀火车站附近的这条小街,就像个不会说话的老朋友,静静地看着这座小城的变与不变。

再往前走,能看见几个老人在树荫下下棋。他们每天准时出现,就像车站的挂钟一样准点。有时棋下到一半,火车轰隆隆地经过,他们便停下来等等,等声音远了再继续。这份从容,大概是岁月给的礼物。

新旧交织的风景

沿着街道慢慢走,你会发现不少有趣的变化。老式的杂货铺还在,但旁边开了家时尚的奶茶店;传统的理发店玻璃上贴着新潮的发型海报;卖苗族银饰的小摊前,既有外地游客在挑选,也有本地阿姨在跟摊主唠家常。

都匀车站周边街景最打动人的,就是这种新老交融的自然状态。它不像有些地方,为了发展把老底子都拆没了。这里的旧书店还在,只是多了外卖小哥上门取书;那家开了二十年的羊肉粉馆,现在孙子会在网上接单,但味道还是老配方。

路过一家竹编店,老师傅正低头编篮子。他说现在买手工竹编的人少了,但旅游旺季时,还是有不少人喜欢带点手艺活回家。他手上动作不停,竹篾在他指间灵活地翻飞,“这东西,机器做不出来这个味儿”。

是啊,有些东西确实需要手艺,需要时间,就像这条街给人的感觉——它不是一夜之间冒出来的,而是一天天、一年年,在火车来来往往的声音中,慢慢长成了现在的模样。

天色渐暗,路灯一盏盏亮起。车站的灯光把行人的影子拉得老长,小吃摊的热气在灯光下显得特别温暖。我转身往回走,心里想着,明天这个时间,这条都匀火车站附近的小街,又会有什么新的故事呢?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