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充晚上哪有站小巷的,南充夜间小巷位置
南充晚上哪有站小巷的,南充夜间小巷位置?这个问题最近老在我脑子里打转。前两天朋友来南充玩,晚上非拉着我去找地道的夜宵摊,这一找可好,倒让我对南充晚上的小巷子生出不少感触。
要说南充这座城啊,白天的热闹都在主干道上,可到了晚上,真正的生活气息反而藏在那些弯弯绕绕的小巷里。记得那晚我们顺着五星街往江边晃悠,拐进一条叫“马道巷”的老街。青石板路被雨水洗得发亮,两旁的老房子还保留着木格窗,屋檐下挂着一串串红灯笼。刚过晚上八点,巷口卖醪糟汤圆的大叔正掀开锅盖,白茫茫的热气呼地窜起来,把整条巷子熏得又甜又暖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再往里走可就热闹了。卖川北凉粉的摊子前围了叁四个人,老板娘麻利地拌着调料,花椒的香味直往鼻子里钻。隔壁烧烤摊的炭火噼啪作响,几个年轻人就坐在塑料凳上,边撸串边聊着今天的球赛。最绝的是巷尾那家卖锅盔的,老师傅把面团摔得啪啪响,往炉膛里一贴,不出十分钟就飘出焦香。朋友咬了一口刚出炉的锅盔,烫得直哈气,还含糊不清地说:“这才叫生活啊。”
其实像这样的巷子,南充老城区还有不少。模范街后面的几条支巷,到了晚上九点以后,各种小吃摊就悄悄冒出来了。有个卖叶儿粑的大姐告诉我,她在这条巷子摆了十二年摊,来的多是熟客。“有时候下雨天不出摊,还有老主顾打电话来问呢。”她说这话时,手上的活计一点没停,糯米团子在掌心里一转,填上馅料,裹上芭蕉叶,动作流畅得像在跳舞。
不过要找这些巷子也得碰运气。有的巷子白天看着普普通通,一到晚上就活色生香;有的巷子可能这个月还热闹着,下个月就因为改造整顿换了模样。那晚我们走到江边,发现去年常去的那个炒田螺摊子不见了,原地变成了一片小花园。旁边卖冰粉的阿姨说,摊主老陈今年春天租了个门面,现在在滨江路那边开店了。“生意好了嘛,总要往上走。”她笑眯眯地给我们多加了一勺红糖水。
这让我想起以前在成都读书时,学校后门也有这么一条巷子。毕业五年后再回去,巷子已经变成了商业街,虽然更整齐干净了,却总觉得少了点味道。所以现在每到一座城市,我总爱打听当地人才知道的那些小巷子,总觉得这些地方藏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脾气秉性。
要说南充晚上哪有站小巷的,其实答案不在手机地图上,而在那些亮着暖灯的窗子里,在巷子深处飘来的食物香气里,在散步老人慢悠悠的脚步声里。这些看似寻常的夜晚巷弄,偏偏织就了这座城市最生动的人间画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