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东男人喜欢的小巷子,男人偏爱的丹东小街
这条巷子窄得只能容两个人并肩走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。午后阳光斜斜地打在老墙上,把爬山虎照得透亮。住在巷尾的老陈常说,这条巷子像极了丹东男人的性子——不宽敞,但扎实;不张扬,但耐看。
巷口修车铺的王师傅手上忙着拧螺丝,嘴里还能和过路的老街坊打招呼。他在这条巷子住了叁十年,见证了多少丹东男人从小伙子变成父亲,又从小贩变成老板。“咱这巷子啊,藏着好多故事呢。”他停下手里的活计,眯眼看了看巷子深处。
巷子里的烟火气
傍晚时分,巷子开始热闹起来。老马家的烧烤摊飘出孜然香味,几个刚下班的中年男人围着折迭桌坐下。他们不太说话,只是默默撸着串,偶尔碰一下啤酒瓶。这份安静里,有种不必言说的默契。
再往里走,是老周的棋摊。楚河汉界之间,总能听见棋子落盘的脆响。观棋的人比下棋的还着急,但没人真会出声指点——这是丹东男人之间的规矩。赢了不炫耀,输了不恼火,收拾棋盘再来一局就是了。
你说奇怪不?这些男人明明可以去更宽敞的马路,更漂亮的广场,可他们偏偏偏爱这条不起眼的小巷。也许是因为,在这里才能找到最放松的状态。不用端着,不用装着,衬衫可以解开最上面的扣子,皮鞋上沾点灰也没人在意。
巷子中段有家开了二十年的理发店,老师傅手艺传统,收费便宜。来的都是老主顾,往椅子上一坐,连要什么发型都不用说。推子在头上嗡嗡作响的时候,能听见老师傅慢慢讲着这条巷子的变迁。从当年的自行车铃声,到如今的电动车喇叭声,时代在变,但巷子里的那份人情味从来没变。
夜深了,巷子渐渐安静下来。只有几家窗户还亮着灯,隐约能听见电视声。偶尔有晚归的人骑着电动车经过,车灯在巷子里划出一道短暂的光带。这时候要是站在巷口往里看,会觉得这条看似普通的巷子,其实装着整个丹东的夜晚。
明天太阳升起时,这条丹东男人偏爱的小巷又会恢复白天的忙碌。送孩子的电动车,买早餐的身影,开门营业的店铺……这些平凡的日常,日复一日地上演着。而巷子始终在那里,静静陪伴着每一个经过的丹东男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