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兰品茶海选工作室,普兰品茗海选工作室

发布时间:2025-11-02 14:04:45 来源:原创内容

路过城东老街的时候,我总会被那块素雅的木招牌吸引——"普兰品茶海选工作室"。说来有趣,隔壁还有家"普兰品茗海选工作室",两家门面挨着,常让人分不清谁是谁。

上周叁下午,我实在按捺不住好奇,推开其中一家的玻璃门。迎面而来的茶香像初春的山雾,瞬间把人裹住。穿棉麻褂子的店主正在给客人泡茶,手势轻缓得像在抚琴。

茶室里的慢时光

“您这是头回来吧?”店主抬头笑了笑,顺手递来个小陶杯,“正泡着今年的白牡丹,赶巧了。”茶汤在杯中漾出浅金色,入口有兰花香,喉间还留着蜜甜。我这才注意到架子上摆满各式茶罐,每个都贴着工整的标签:凤凰单丛、普洱古树、正山小种...

隔壁桌的大叔呷了口茶,眯着眼说:“每周末的品茶会才热闹呢,大伙儿带着自家好茶来,有时候为了水温高低都能聊上半天。”他转动着手中的建盏,“上回有个年轻人带了泡据说是百年老枞,那滋味...现在想起来还满口生津。”

店主接过话头:“我们这普兰品茶海选工作室啊,说白了就是个茶友据点。有新茶到了就组织大家试,觉得顺口就带点儿回去。”他指指后院,“天气好时在桂花树下摆开阵仗,光看茶叶在水中舒展的样子,就能消磨整个下午。”

这时有个熟客推门进来,径直走向角落的紫砂罐。店主朝我眨眨眼:“这位是陈皮收藏家,每次来就为那罐2005年的老普洱。他说别处的茶,总喝不出这个韵味。”

两间工作室的缘分

聊起隔壁那家同名店铺,店主倒显得很豁达:“那是我师弟开的,他主打岩茶。刚开始客人都走错门,后来索性互相推荐客人——喜欢清香型的来我这儿,爱醇厚口感的去他那儿。”他添了道水,“其实挺好,茶本就是个包容的物件。”

窗边的姑娘正在笔记本上记着什么,她说每周叁都会来这处理工作:“比咖啡厅舒心多了。尝着不同季节的茶,听着周围轻轻的谈话声,灵感反而来得容易。”她面前的白毫银针已经泡到第五道,汤色依然清亮。

暮色渐浓时,茶台前围坐的人多了起来。有人带来安溪新到的铁观音,大家传看青翠的茶干,讨论摇香的技巧。有个小姑娘第一次参加,紧张地问了很多冲泡问题,旁边的大爷便耐心地演示起高冲低斟的手法。

我离开时带了包店主推荐的武夷水仙。走在华灯初上的街道,唇齿间还萦绕着那抹岩骨花香。突然想起店主说的话:“茶不分贵贱,适口为珍。我们做这个普兰品茶海选工作室,就是想让更多人找到自己那杯茶。”

转过街角时回头望,两间工作室的灯笼都亮起来了,暖黄的光晕里,仿佛能闻到跨越山海而来的茶香。或许下个周末,该去隔壁那家普兰品茗海选工作室坐坐了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