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顺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,安顺大学城周边俗称炮楼
这个称呼从何而来
走在安顺大学城的街道上,你可能会听到学生们随口提起“炮楼”这个说法。第一次听见时,我愣是没反应过来——这年头哪来的炮楼?后来才弄明白,原来大家说的是校门外那几栋特别显眼的筒子楼。
说实话,这些楼房确实长得有点特别。灰扑扑的外墙,密密麻麻的窗户,楼与楼之间挨得特别近。从远处看,真有点像老电影里的防御工事。不知道最初是哪个调皮的学生给取了这个外号,结果一传十十传百,现在连周边商铺老板都管那儿叫炮楼了。
记得有次和奶茶店老板闲聊,他说刚开始也纳闷,后来听多了反而觉得挺形象。现在要是有人问路,他直接就说:“往前走,看见那几栋像炮楼的房子就到了。”
学生们的真实生活场景
这些被称作炮楼的建筑,其实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楼下开着各种小店,从打印室到小吃摊,从奶茶铺到理发店,应有尽有。每到傍晚,这里就热闹得跟集市似的。
我常去那儿一家叫“学子书屋”的小店。店面不大,但书堆得满满当当。老板是个和蔼的中年人,他说在这开了十年店,早就习惯了“炮楼”这个称呼。有时候还会跟学生开玩笑:“今天要不要去我的炮楼坐坐?”
住在附近的小王告诉我,他们平时约见面都直接说“炮楼见”。有回他爸妈来探望,他在电话里顺嘴说了句“我在炮楼等你们”,可把他爸妈给吓坏了,还以为儿子去了什么危险的地方。
这些楼里还藏着不少宝藏小店。比如叁楼那家只在晚上开的烧烤摊,老板烤的茄子特别入味;还有二楼那间小小的自习室,虽然条件简陋,但总坐满了备考的学生。这些地方,都是学生们大学生活里最真实的记忆。
一个地方的别样风景
说起安顺大学城周边被称为炮楼的这些建筑,它们早已超出了普通楼房的意义。对每一届学生来说,这里不仅是解决日常需求的地方,更是青春记忆的载体。
去年毕业的李学姐说,现在回想大学生活,最先浮现的就是“炮楼”里的点点滴滴。那家总多给她加料的麻辣烫,那间永远要排队的复印店,还有深夜苦读时窗外亮着的灯光。她说现在工作了,偶尔还会梦回那些狭窄的楼道。
这些楼房虽然其貌不扬,却承载着无数年轻人的故事。新生来了又走,店铺换了又换,但“炮楼”这个称呼始终没变。它就像个地标,不仅指引着方向,更连接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。
或许在旁人看来,这只是几栋普通的旧楼。但在学生们心中,这里是大学生活最鲜活的注脚。每次路过,都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,那种属于校园特有的朝气与热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