鄂州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附近还有哪些可逛的去处

发布时间:2025-11-04 12:42:51 来源:原创内容

这几天路过鄂州女子学院,突然想起毕业后就没怎么去过后街了,不知道现在变成什么样了?正好今天阳光不错,干脆拐进去转转。

沿着熟悉的坡道往上走,最先闻到的是炸串摊子飘来的孜然香。老板娘还是系着那条蓝围裙,油锅滋啦作响的场景和五年前一模一样。旁边奶茶店的小哥正踮着脚更换招牌上的新品海报,看见我驻足就笑着招呼:“新出的杨枝甘露,要不要试试?”这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,瞬间打消了“这里会不会已经变了”的顾虑。

那些藏着惊喜的角落

往巷子深处走,发现原来卖文具的小门面改成了手工烘焙坊。玻璃柜里摆着焦黄的可颂和雪白的糯米蛋糕,店主是个戴渔夫帽的姑娘,正小心地给草莓塔筛糖粉。她说选在这里是因为喜欢学校周边的氛围,“学生们经过时总会讨论今天买什么当早餐,热热闹闹的”。

再往前二十米,居然有家巴掌大的猫咖。透过落地窗能看到叁只橘猫在吊篮里打盹,门把手上挂着“欢迎投喂”的木牌。这样的变化让人惊喜——后街不再只是解决温饱的地方,渐渐长出了让人愿意停下脚步的空间。

转角遇到毕业多年的学姐,她专程开车回来买章鱼小丸子。“这家老板记得每个熟客的口味,”她接过装好的纸盒笑道,“我多加柴鱼片的习惯,他到现在都没弄错。”

新旧交织的烟火气

当然,那些承载记忆的老店铺大多还在。修表铺的爷爷还在窗后摆弄零件,只是老花镜换成了带灯的那种;复印社增加了证件照拍摄服务,背景布上新印了渐变色;最让人感动的是 bookstore,虽然教材区缩小了,但靠窗添了两排座位,几个女生正边喝咖啡边讨论小组作业。

菜市场入口处多了台自助鲜花机,十五元一束的洋桔梗在夕阳里特别好看。卖红糖糕的大叔认出了我,硬是多塞了块芝麻馅的:“你们那届最爱吃这个口味!”这种被记住的感觉,突然让人鼻子有点发酸。

夜幕降临时,灯笼亮起的麻辣烫摊前又排起队。穿校服的女生认真数着竹签,穿球服的男生围着共享充电宝讨论赛事。空气里混着关东煮的鲜香、糖炒栗子的甜腻,还有不知哪家音响飘来的流行歌。

现在的后街确实和记忆里不太一样了,但那种温暖的烟火气反而更浓了些。要说鄂州女子学院后街还可以玩吗,倒不如说它变得更值得慢慢逛了——毕竟能同时安放记忆与新鲜感的地方,向来都是最迷人的。

推荐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