攀枝花上课喝茶辩辩群,攀枝花学生课余茶话交流组
一个特别的“课堂”
你听说过“攀枝花上课喝茶辩辩群”吗?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,我差点儿笑出声。上课还能喝茶?这课听着就惬意。后来我才弄明白,这可不是真的在课堂上泡功夫茶,它其实指的是咱们攀枝花学生们的一个线上小窝——那个“攀枝花学生课余茶话交流组”。
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。咱们学生平时在学校,课排得满满当当,从早到晚,不是公式就是课文,脑子像个高速旋转的陀螺。总得有个地方喘口气吧?这个群,就成了大伙儿的“精神充电站”。
记得有一次,我正在为一道物理题抓耳挠腮,感觉思路完全卡死了。抱着试试看的心态,我把题目拍下来发到了群里。你猜怎么着?没过两分钟,就有人扔上来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图,解题步骤清清楚楚。还没等我道谢,下面又冒出来好几位,你一言我一语,用各种不同的思路来拆解这道题。那个瞬间,我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,群里仿佛成了个热闹的自习室。
当然啦,这个“攀枝花上课喝茶辩辩群”里也不全是学习。更多的时候,它像个街角的老茶馆。大家会聊周末哪家米线店最好吃,会抱怨最近阴雨连绵的天气衣服总也晾不干,也会分享在炳草岗大桥上看到的绝美日落。有时候,哪个同学心情低落了,在群里发个叹气的表情,立马就会有人凑过来,插科打诨,或者安利一首好听的歌。这种暖烘烘的烟火气,特别真实,也特别治愈。
所以你看,这个群名叫“喝茶”,还真是挺贴切的。喝茶嘛,不就是图个放松,图个交流?在这里,没有老师在讲台上的威严,也没有课堂上必须举手才能发言的规矩。它就是一片自由自在的小天地,让我们这些同龄人能随时随地,分享知识,也分享生活里的点点滴滴。
现在,这个“攀枝花学生课余茶话交流组”已经成为我手机里最活跃的群聊之一。它就像一根看不见的线,把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我们串联在一起。在这里,我们既是彼此的老师,也是彼此的朋友。这种感觉,真的挺好。